散文:“骆驼祥子”的诞生地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9-11-17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沈栖】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在青岛,毗邻大学路有条小巷叫黄县路,这里坐落着“老舍故居”。

  老舍1930年回国,在济南私立齐鲁大学执教四年后辞去了教职,带着对一种理想境界的向往卜居青岛。他以诗情画意般的语言描写了青岛:“北中国的景物,是由大漠的风与黄河的水得到色彩与情调:荒、燥、寒、旷、灰黄。在这以尘沙为雾、以风暴为潮的北国里,青岛是颗绿珠,好似偶然地放在那黄色的地图的边儿上。在海边的微风里,看高远深碧的天上飞着大雁,真能使人忘了一切。即使欲有所思,大概也只有赞美青岛吧!”(《青岛与山大》)诚如老舍儿子舒乙所说:“青岛时期是老舍一生中的黄金时期。”

  老舍在青岛,初住莱芜一路(今登州路),不久搬到了金口二路(今金口三路2号乙),最后落户黄县路6号(今12号),住的时间为1935年底—1937年8月13日。在这里,他不仅获得了诗意的安居,更在于这段日子里所创作的《骆驼祥子》给他带来了世界声誉。由舒乙的创意,如今的“老舍故居”开辟为“骆驼祥子博物馆”。这是我国第一个以作品名称命名的纪念馆。这里所陈列展出的有关《骆驼祥子》创作活动的大量照片、实物及原件承载着老舍文学创作巅峰期的丰富信息,尤其是呈现出《骆驼祥子》原真性的创作历程。

  走进“骆驼祥子博物馆”,首先领悟的就是这位文学大师是怎样创作这部扛鼎之作的。老舍自云:“记得是在1936年春天吧,‘山大’的一位朋友跟我闲谈,随便地谈到他在北平时曾用过一个车夫。这个车夫自己买了车,又卖掉,如此三起三落,到末了还是受穷。听了这几句简单的叙述,我当时就说:‘这颇可以写一篇小说。’紧跟着,朋友又说:‘有一个车夫被军队抓了去,哪知道,转祸为福。他乘着军队移动之际,偷偷地牵回三匹骆驼回来。’这两个车夫都姓什么?哪里的人?我都没问过。我只记住了车夫与骆驼。这便是骆驼祥子的故事的核心。”(《我怎样写<骆驼祥子>》)老舍夫人胡絜青说得更具体:“老舍好交朋友,三教九流都有,来家做客的就有人力车夫。无论老舍住金口三路,还是住黄县路,乘人力车都在东方市场前。他认识了几名人力车夫,有的请到家中做客。”当时青岛人力车夫分三种:一种在宅中当家庭车夫,一种自己有车上街拉车,一种自己没车在车厂租车。这些集中在祥子身上作为三个时期。老舍联想到他过去“接触过不少车夫,知道不少车夫的故事”,确定以祥子为中心展开情节,其他人物和事件则围绕主人公祥子的命运和出路。《骆驼祥子》的独特成就,在于以严峻的现实主义笔触在深广的背景下真实地描述了人力车夫的性格悲剧和社会悲剧。

  从1936年春天到夏天,老舍入迷似的去搜集材料,“把祥子的生活与相貌变换过不知多少次——材料变了,人也就随着变”。为静心创作,他毅然辞去山大教职,专凭写作的收入过日子。其实,老舍从国外回到北平的时候,已经有了作职业写家的心意;经好友们的谆谆劝告,才就了齐鲁大学的教职;济大辞职后,他跑到上海去,主要目的是看看有没有作职业写家的可能;那时正值“一•二八”以后,书业不景气,文艺刊物很少,沪上的朋友劝告他不要冒险,于是,接了国立山东大学的聘书任教。而《骆驼祥子》则是他作为“职业写家的第一炮”。

  老舍虽说自幼生活在旧北京,非常熟悉下层社会的生活,但创作《骆驼祥子》时他已离开北京10年,主要是在青岛搜集材料。正是因为酝酿时间长,搜集的材料多,《骆驼祥子》写得很顺利。老舍一边写一边陆续将手稿寄往上海《宇宙风》半月刊主编陶亢德,由该杂志第25期(1936年9月)-48期(1937年10月)连载。手稿历尽沧桑,劫后余生,实属不易。博物馆陈列着《骆驼祥子》部分手稿,前4章用毛笔书写,后20章用钢笔书写,书体呈魏碑况味,稚拙中透出圆熟,富有别具一格的文人书法气息,稿纸均为绿线灰白底格子纸,抬头印有“国立山东大学合作社制”“青岛荒岛书店制”字样。

  “骆驼祥子博物馆”里颇有史料价值的是“版本”部分。参观者可以看到,1939年3月在沦陷的上海,由陶亢德的“人间书屋”出版的《骆驼祥子》初版本;可以看到之后15年间由三家出版社梓行20余版的《骆驼祥子》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各种版本;可以看到自四十年代起,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多种文字的译作, 其中有一个美国版本的扉页还留着老舍的中英文签名,十分珍贵;可以看到1945年《骆驼祥子》被美国人伊文·金以《Rickshaw Boy》(《洋车夫》)书名译介到美国,但作了一个戏剧性的改编(加上了祥子和小福子的大团圆结尾,削弱了作品的严峻感),令老舍大为气愤,引发的一场版权官司。

  博物馆还陈列着当年老舍创作《骆驼祥子》使用过的写字台,更令人惊讶的是,写作间和过道门厅摆设有老舍先生习武时使用的刀枪剑棍等兵器,为我们揭示了老舍先生鲜为人知的文学大师的另一面。诗人臧克家当年来探望老舍,目睹他写作累了,就练拳脚的情景。

  “老舍故居”的庭院正中立有这位文学大师的半身雕像,绕内墙有一组雕刻,按小说情节描述了骆驼祥子艰辛的一生。这两者似乎存在着某些关联:老舍时刻在凝视着笔下的祥子、虎妞等,他常与祥子“对话”……

 

  (作者简介:沈栖,笔名凡夫、聿飞,1951年生,主任编辑,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杂文家,先后出版有杂文集《世相纵论》《明天的废话》《实话直说》《告别“社会病态”说谎》《一个公民的闲话》《无花的蔷薇》《边看边说》《余墨谈屑》。)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