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父亲的笔匠人生——长篇散文<记住乡愁>之十三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20-07-06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汪洪波】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手工造笔、卖笔、修笔,是一个已经消失的职业。在人类的历史中它可能只是瞬间,而在我的记忆中,瞬间也能化作永恒,化作永不褪色的照片,定格于时间的长河。因为,我的老父亲曾是这个职业出身。他就是十字街做毛笔的老汪师傅。我写以下的文字,你可以把它当成一次消遣,也可以当成对“笔”的一次重新认识。你可曾写过毛笔字?也许它和你的思想能碰撞出一些什么,也许它勾起一些什么回忆。

  听老爸对我说:笔之溯源,要到二千多年之前。经考殷墟出土之甲骨片上所残留之朱书与墨迹,系用毛笔所写。由此可知毛笔起于殷商之前。笔,是人类的一大发明,是历朝历代的中国人书写或绘画用的工具。笔与墨、砚、纸一起被称为“文房四宝”。现今普遍使用的是签字笔、圆珠笔、毛笔、钢笔、铅笔、粉笔、蜡笔都是在中国上世纪50年代以后才进入人们的文化生活的。

  我父亲只有13岁就在鄂西南,一个叫街河市的小镇上,跟一个跑“老东”(日本人)流落在此的沙市人学制做毛笔,当了三年学徒。他以竹笋式制成笔毫,是我国传统品名,属于短锋羊毫、兼毫笔类。锋短而身短粗,形如笋状。锋腹粗状,落纸易于凝重厚实。除实用外,给人以鉴赏趣味。又如兰花式制成的笔毫,也是我国传统毛笔品类之一。笔头圆润,洁白纯净娇柔,似含苞欲放之玉兰,给人以秀美观赏之感、赏心悦目之快。解放初期,他制做的毛笔畅销荆沙、宜昌、恩施地区乃至湘西。整个松滋县及周边地区的中小学生,全是写他做的毛笔。你在他那儿买毛笔,能免费为你在笔杆上飞快地雕刻出你的名字,若多出上三五分钱,小狗、小兔、和平鸽……由你挑选。那才叫个绝!

  父亲制做的毛笔,不仅是书画工具,还是供人鉴赏、收藏的艺术品。因为他笔管的制作也是精益求精。他在笔管上雕刻的山、海、云龙戏珠纹。画面构图主次分明,布局严谨。大海波涛汹涌,山石耸立,其间,浪击山石,惊涛四起。寥寥数笔,勾画出一派海阔天高的意境,衬托苍龙凌空飞舞,在云中腾越戏珠,气势磅礴;在笔管上雕刻的凤凰展翅,真是纤毫毕现,栩栩如生。他雕刻的唐诗、宋词,更是如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让笔平添了一份富丽华贵之感。他不畏制笔生涯的枯燥与漫长,为接近极致,倾注一生,在古老中寻回惊艳,也就难怪他制作的毛笔,成了好多人的珍藏品。像刘绍礼、熊家爽等松滋资深书画界人士,曾多次对我无限惋惜地说:那个年代我们所用的笔都是找他定制的,像你老爸做的那样好的毛笔,现在可能绝迹了。

  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钢笔逐渐替换了毛笔,而成为20世纪主要的书写工具。当时大多使用的钢笔都是舶来品,以派克金笔为多,公务员也以拥有一支派克金笔为自豪。那个年代的派克金笔,手感极有分量,笔尖的顶部有一点点黄金,字迹圆润,书写起来极其流畅。但使用久了,磨损很大,就要找修钢笔的师傅镶金。我爸自然就转身为修钢笔的师傅了。那时侯,我看到他把钢笔小心夹在一个模具当中,用喷灯熔化一根金丝,再用一根针挑起一点,蘸到笔尖上,待冷却了,用细砂纸轻轻磨试一番,又是一支书写流利的好钢笔了。当时,我觉得爸爸简直是在针尖上舞蹈,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当我看到电视《大国工匠》,当时,就想起了我远去天国的老爸,觉得大国工匠应该就是像他那样的资深技工,不仅具有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而且还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精雕细琢的工作理念。

  随着依金笔的问世,使用毛笔的稀少,以至绝迹。1966年以后,文革期间,我父亲手中的钢笔杆上又出现了“祖国山河一片红”“为人民服务”及林彪的“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最多的是毛体的诗词、语录“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等跃然“笔”上,惟妙惟肖。在那个年代都以“毛泽东服”上口袋里饰上一只钢笔为时髦,真正引为自豪的是能在自己钢笔上,显示出“毛体”或“林体”的雕刻才最为荣耀。县人若能得到我父亲的“赐刻”更引以为豪。由于他天生聪慧,勤奋好学,能写得出一手龙飞凤舞的毛笔字,令人叹为观止,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人们永远也无法推断出,我父亲有多高的文化水平,谁也不会知道他只上过高小四年级。

  而修钢笔成了专门更换配件的简单工作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由于钢笔品种、规格实在太多了,配件配到笔上也不是很协调,但聊胜于无,也只好凑合了。修钢笔的利润一直很低,一来钢笔的价格本来就便宜,二来使用者大都是一些穷书生,腰间里没揣有几个铜钱。故而,无论做毛笔还是修钢笔,一直是一个比较清贫而又辛苦的职业。多少次我睡梦中醒来,朦胧中发现房间里那盏煤油灯还亮着灯。爸爸瘦弱的身影还在伏案制作,那一排排毛笔在灯光下,影子拉得很长,很长。恍惚间,我觉得我爸爸像笔一般,永远是一副瘦削的身影……

 

 

  (作者简介:汪洪波,笔名:楚天山水。男,汉族,大专,中共党员、 中国银行职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 会会员,自由撰稿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在省级以上报刊及互联网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创作的网络小说《岁月如歌》被一百多家网站转载。出版有《洪波散文集》、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水暖城》、及个人传记《东海点滴》等。其中散文《儿时记忆中的老家西斋》曾获2010年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二等奖”)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