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我家书房的变迁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21-06-01 【来源:站内原创】 【作者:朱亚夫】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朱亚夫《书房》.jpg



改革开放初,社会上流传“小康不小康,主要看住房”。如今人们则说“小康不小康,主要看书房”。是的,书房是文明的摇篮,家庭的绿洲,创作的温床。书房的变迁,不仅是反映人们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窗口,更是衡量社会进步、生活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尺。

我家世代居住上海,老屋就是俗称的“绞圈房子”,弟妹5人,加上父母全家七口人,蜗居于三间绞圈房老屋,读书写字都在饭桌上进行,那有书房置身之地?

以后迁居老式公房,蛰居两楼,中间一层板壁,把通前楼一分为二,父母居住在朝南一间,我和妻儿四人则挤住在十来平方米朝北一间。四人困居半室,空间所剩无几。我在一家报社谋事,妻子从事教育工作,都与文字结下不解之缘。那临窗的一张方台就是我们备课、写作的天地,也是两个儿子温课做作业的地方。这小小的方寸之地常常成为他们一家晚间的必争之地。每每这时候,我就想,能有一间书房那该有多好呀!

上世纪80年代,我在室内借天搭了间阁楼――这就是楼中阁。阁只有几平方米,人在阁中,不能立直,却可坐正。端坐阁中,使人想起刘禹锡的《陋室铭》。我请书法名家任政先生题写了斋名“楼中阁”,装裱后挂在楼板上,虽然简陋,但我感觉好像从嘈杂的人间来到了幽静的天堂,一张诱人神往的写字台居中而放,旁边壁板上做了个简便书架,那是放随手翻阅的书籍的。阁楼没有灿烂的阳光,却有足够的光线;不能置放飘香的茉莉、牡丹,就养植了几枝喜阴的文竹、万年青。读书倦了,摆弄一下翠绿的文竹,倒也别有情趣。当夜幕笼罩大地时,8瓦小灯也能使陋阁通明。也算是阿Q精神吧,当时在我的心目中,楼中阁比金圣叹的“唱经堂”更宽敞明亮,比丰子恺的“缘缘堂”更幽净高洁。  

新世纪以来,“紫气”频来,我辞别了“楼中阁”,迁进了公寓楼,最后儿子又让我们两老住进了地处徐家汇锦汇苑的两室一厅。因为位于徐家汇,因此号称都市中的“四A级景区”,于是有了我的独立书房——紫来斋。

“紫来”之名,缘自1968年。那年“五一”节,我和妻子喜结良缘,蜜月旅行到杭州。我俩游罢虎跑泉,登上玉皇山,已是热汗直冒,可走近紫来洞,跨上仙人石,顿觉清风拂面,分外凉爽,不禁精神为之一振,于是在紫来洞前拍照留念。以后了解到紫来洞乃“紫气东来”之意,取自道家始祖老聃的一段传说:当年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关令尹喜望见其有紫气浮关”,是为吉祥如意之兆。洪升在《长生殿》中就有“紫气东来,瑶池西望翩翩青鸟庭前降”之句。而且“紫来”之紫,与我姓“朱”暗合,不是天赐之缘吗?!

几年前曾写过一篇《文房颂》:“陋室却见飘瑞气,茅庐何以有异香,莫非府第藏珍宝?原是舍间有文房。”这原是对心目中的书房的调侃之句,也隐含些许憧憬。书房之雅,贵在有书卷气,重在有翰墨香。想我“紫来斋”,紫来者,气也。斯气者,是为文气,书卷气。因此跨进门,抬头便见屏风处有一古色古香的梅花型博古架,上置八件文房之宝,诸如笔筒、笔架、笔洗、紫砂壶等,那笔筒上印着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红色字迹分外醒目,似有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客厅中,在一幅“紫来东来”匾下,有幅紫藤花盛开,俏燕喜穿飞的画,高挂墙面,让人感觉春意盎然,文意浓郁。

走进书房,书法名家钱君匋题写的“紫来斋”红木匾额赫然在目,“紫来斋”三字泛着金光,显得分外耀目。宽大的书桌上一部电脑,有键声,有彩屏,展示着大千世界;桌上有一尊瓷质鲁迅坐像,手持书本,正在构思佳作;书桌上方,有一幅《李白斗酒诗百篇》画,正在纵意挥毫,让人不知不觉进入浓浓的书卷气中;而书桌左上方,一隶书“学海无涯”镜框,警示着书斋主人学无止境,切不可松懈。 

书房约十平米见方,右面靠墙顶天立地地排列着三只书橱,分类陈放着主人所著的作品和文朋诗友签名赠送的书籍,我所钟情的书斋文化,也有专柜陈列。书房左方,有一只漂亮的玻璃橱,内陈列着主人一生收藏的文房清供。明代著名学者屠隆文玩名著《考盘余事》中所列40多种文房用具,这里几乎都有。打开射灯,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整个“紫来斋”弥漫着一种书香之气,促人潜心书房的淡然情趣……,这不是一幅美妙的“紫气东来”图么?!

在“紫来斋”里研究书房文化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感到书房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部分,沉浸其中,其乐无穷。我曾在上海书展中作过“书房是世上最有文化的地方”等读书报告,获得好评无数,新华社还作了报道。我已先后出版了《名人书斋》《名家斋号趣谈》《中华名人书斋大观》《书斋文化》《文房收藏》等6本书房文化书籍,还为中华书房文化研究中心编写了一套《中华书房文化丛书》,内有《历代书斋记选》《历代斋名大观》《名人与书房》《名家书斋印赏》等十本,先后在天津《今晚报》、河北《收藏报》、《上海经济报》、台湾《中国怡居》等八家报刊辟有“名家书屋”“书斋匾品”“名斋印赏”“斋名联话”等专栏。为此我集有曲波、张长弓、楼适夷等亲自填写的“名家书斋征询表”近百张,谢稚柳、程十发、唐云等名家题写书房文化字画百多张,单题写“紫来斋”名的就有钱君匋、王康乐、杜宣、高式熊、胡铁生、吴颐人等,与名人(或其家属)往来手札、照片有多册,以及名家题书房和亲钤书房印册页,书房文化剪报,手稿、卡片等等。这也许是“紫气东来”,陋室也见“飘瑞气”吧!

其实,“紫来”之气,说到底还是仰仗了党的正确领导,仰仗了祖国的改革开放之风,有了国家的改革开放之风,才有我家的“紫来”之变。“小康不小康,主要看书房。”从我家的书房变迁中,可以形象地反映出我们的国家正行走在全面小康路上。


(作者简介:朱亚夫,笔名方波等,上海市人。曾任《上海老年报》总编助理兼副刊部主任、《军休天地》杂志主编等。系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老年旅游专业委副主任。1970年在《人民日报》首发杂文,2009年以一篇杂谈,促成了一项全市性的“迎世博”活动,最后诞生了新“沪上八景”。有《杂坛徜徉录》《人生畅想曲》等专著10多本)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