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竹的记忆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21-08-07 【来源:站内原创】 【作者:涂圣权】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乐涂圣权散文竹的记忆 .jpg


孙辈们学习中文时读到一篇课文《笋芽儿》,但她们生活的地方看不到竹笋,也看不到竹。只好在网络上搜索一些竹笋和竹的图片给她们看,让她们有些直观的了解。看到竹笋,看到竹子,自然勾起了我对竹的一些记忆。

我记得老家屋后面有一片竹园,竹园里长着两种竹子,一种叫桂竹,一种叫水竹。我不知道它们究竟叫什么名字,反正我们那里的人都叫它们桂竹和水竹。桂竹粗而质硬,水竹细而柔韧。

每年到四五月份,竹笋就会破土而出,裹着层层笋衣,快速地向上拔伸,像一把利剑刺向蓝天。有的地方生出来的竹笋很密集,有的竹笋出土时就不是向上的,而是歪倒向一边。我们会在它刚出土不久,把密集的竹笋砍断几根(过于密集不利于竹的生长),把倒向一边的竹笋掰断,拿来做菜吃。至今我还记得,母亲做的竹笋炒新鲜豌豆米,竹笋又嫩又脆,非常好吃。

快速向上拔伸的竹笋,渐渐地变成了嫩竹。每拔伸一节,嫩竹就会留下一片笋衣。当它完成保护嫩竹的任务后,笋衣就会慢慢枯萎,然后落下来。这时候我们会进竹园去把落下来的笋衣捡回来,晾晒干后收储起来。笋衣的纤维长,韧性好,可以用它做两样东西。一样是把长而宽的笋衣叠加在一起,用针线固定好,然后剪成做布鞋的鞋底芯。记得小时候就穿过这种鞋底的布鞋,既轻软,又防潮湿。还有一样就是把笋衣做成刷子,用来刷锅,既绿色又环保,现在可是用钱也买不到这样的刷子。

竹子长高后才会生长出枝叶来,相互搭盖的枝叶就像搭起了一个很大的遮阳篷。夏天,竹园里阴凉阴凉的,是我们白天避暑的好地方。我们会搬来一把把木椅子,坐在竹林里乘凉,比现在的空调房舒服多了。有时候我们还抓着相邻的两根粗一点的竹子攀爬向上,直到竹子支撑不住我们身体的重量,向旁倾斜时我们才落下来。这也成为我们小时候喜欢玩的娱乐活动,就像在做引体向上,经常玩可以锻炼我们的臂力。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生活用品不丰富的年代,竹子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家有一片竹园,可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也是让很多人家羡慕的,因为多数人家是没有竹园的。在农村几乎每个劳动力都有两只箢子,加上钩子扁担,就是标配的劳动工具。这种自己编织的箢子就是用竹子制作的,用来挑土、挑粪、挑塘泥。用细篾密编的箩筐,也是必不可少的劳动工具,每家至少有两只(俗称一担),用来装粮食。还有晾晒粮食的卷簾、晾晒棉花的竹簾,打麦打谷的连枷,储存粮食的围仓,挑担用的竹扁担,挑秧挑草的竹架子,锄草用的锄头把等都是竹子做的。家里没有竹子,花钱买竹子也要置备这些工具。我小时候喜欢捞鱼,很多捞鱼的工具都与竹子紧密相连,钓鱼的鱼竿,罩鱼的罩,舀鱼的舀子,伺鱼的籇子(筌),装鱼的鱼篓子等,哪一样都离不开竹子。记得当时我的鱼竿有两种,一种是钓鲫鱼、耍刁子的鱼竿,是挑选笔直、竿长的水竹做的。还有一种是钓黑鱼、钓团鱼(鳖)的鱼竿,是用桂竹做的。桂竹鱼竿硬朗,可以对付比较凶猛的鱼。有了这些竹制的捞鱼工具,就能捞到一些野鱼,可以改善生活。

竹子在农家生活中的用途更加广泛。淘米用的筲箕,装菜的四角篮子,淘洗用的淘篮,蒸饭用的蒸笼(格子),炒米用的沙撮子,刷锅用的刷帚,乘凉用的竹床、躺椅、竹席和竹椅,晾晒衣服的竹竿,扫场地用的竹扫帚,装筷子的箸笼子,还有簸箕、筛子、竹碗、竹勺子等等这些用具都是竹子做的,支撑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走进一个家庭,抬眼一看,总能看到几样竹子做的用品,就像今天我们看到的塑料用品一样多,可以说是无竹不活。

我参加工作后,在荆州有了自己的家。父亲专门请人给我做了两把竹躺椅,就便车带到荆州。这是他老人家送给我的最高级、最实用礼物。那时我住平房,门前有一大排葡萄架。到夏天,把竹躺椅搬到葡萄架下,躺在那里,一本书,一杯茶,既解乏,又解暑,好舒服,好惬意。这两把竹躺椅是我老家的特色,是父亲送我的两件宝,一直跟随我十多年。后来我搬到楼房里住了,因为没有地方放,就把两把竹躺椅放在单位门房里,供来来往往的人坐。父亲也还请篾匠师傅专门制作一些精致的小筲箕、四角篮子,托人带给我,供我们淘洗用。这些东西绿色环保,经久耐用,现在可是很少看到了。

后来,大哥二哥结婚了,竹园的大部分都辟成了宅基地,建上了两栋房子,竹园也就慢慢地消失了。竹园虽然不复存在,但我对那些竹制的劳动工具、生活用品的记忆永远不会消失,而且十分怀念那种纯朴的生活味道。

我历来喜欢竹,喜欢竹的苍翠挺拔,喜欢竹林的幽静与清凉,更喜欢那种“破土凌云节节高”的风范,喜欢那中通外直、直而有节、刚直而柔韧的气质。我的微信名就带有一个竹字,这就是喜欢的例证,也想借此来修炼自己的气节与性格。做人若如竹,自然会正气十足,刚柔相济,善意满满;世界就会少一些欺骗与狡诈,多一些光明与坦荡。


(作者系湖北省荆州市教育局退休干部,系松滋市纸厂河镇裴家河村人,偶居美国女儿家)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