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光线明亮的房屋,尤其是有着宽敞通透窗子的。
记得幼时家贫,住宅是厚重的土坯墙房屋,入户门低矮狭小,窗则是一尺见方的小洞,安装的位置也高,即便外面晴空万里,屋子里仍然光线暗淡。门窗小,虽秋冬时节有一定的保暖作用,然盛夏时节则闷热潮湿难耐,实苦不堪言。那时候真的羡慕那高门大户的宽敞通透和窗明几净。父亲说,那么你就读书吧,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门窗的初始功能就是采光通风,《老子》:“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淮南子·氾论训》:“夫户牖者,风气之所从往来。”到后来建筑美学的发展,窗变成了一个充满智慧与美感的功能性构件,窗的形状、大小、位置、色彩、用材、做法等不一样,对建筑空间的塑造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窗子可以说是建筑空间的灵魂,古今中外的建筑概莫能外。因为建筑设计也好,城市设计也罢,其实质都是空间的设计。
我觉得窗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室内外沟通交流的桥梁。通过窗,阳光可以进来,清风可以进来,鸟语和花香也可以进来;通过窗,你可以远眺“西岭千秋雪”,你可以俯瞰“东吴万里船”,你还可以“悠然见南山”。
我现在的住所,是一处难得的闹中处静之地,南向有一片阳台和落地窗,正对小区花园,楼层不高,花园里的人物及花鸟草虫尽收眼底。
春来“泥融飞燕子”,看见燕子就看见了春天和希望,看黑色的精灵拖着剪刀似的尾巴在树林间穿梭,你就明白了身轻如燕的含义。而燕子欢快的叫声“不吃你的粮,不吃你的米,在你家梁上下窝仔”(拟音),又好似一位老友和你商量“暂住一晚,请勿拒绝”。当然,“春风花草香”的福利肯定是妥妥的,别的不说,单是窗边那香樟树伸过来触手可及的嫩叶和清香就令人沉醉。
当布谷鸟“阿公阿婆,割谷插禾”的叫声传进窗来,我知道春花已逝,夏日来临。花架上的紫藤已在开枝散叶,风和阳光似乎对它们有着特别的情感,总是慷慨大方、从不吝啬,而紫藤也对阳光和风的慷慨回报以风生水起、活色生香的疯长。你看,一个月的功夫,密密匝匝的紫色花串就像风铃似的挂满花架,吸引得蜂蝶纷飞。当然,透过窗子感受七月流火的滚滚热浪,享受骄阳似火的满腔热情,汗流浃背的同时来场“冬病夏治”也是必不可少的。至于盛夏的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之后,“云销雨霁,彩彻区明”,看夕照如画,听杜鹃唱晚,所谓宠辱得失,均是行云流水罢了。
可是,如果窗的作用仅仅是欣赏风景就太狭隘了。我家的窗,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倚窗而读。风和日丽的清晨或下午,春风吹到读书窗,泡一杯茶,捧一本书,或席地而坐,或倚窗而立,或浅唱,或低吟,或朗朗,或滔滔,或洋洋,或侃侃,从此静窗闻细韵。
倚窗而读,在阅读中解读人生的悲欢离合,在阅读中解读生命的苦短无常,在阅读中解读岁月的时节如流。
倚窗而读,在阅读中叹老子“为而不争”,在阅读中与王维“坐看云起”,在阅读中慢悟“有容乃大”,在阅读中自省“上下求索”。
倚窗而读,在阅读中与李白对饮,在阅读中和杜甫品诗,在阅读中与苏轼赏月。在阅读中伤感“人生如白驹过隙”,在阅读中慨叹“人世几回伤往事”,在阅读中坚守“欲上青天揽明月”。
倚窗而读,静下心来读书,沉下心来历练,人生的喜怒哀乐,不管是清风拂面,还是寒风凛冽,都淡然地面对,让一切都化作脸上的云淡风轻,在诗意生活的平静中,让自己的生命静美如秋。
倚窗而读吧,书籍给予我无穷的知识和力量;依风起舞吧,因为“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这烟火人间,事事值得,事事也遗憾,时间终会教会我们,万事藏于心,而不表于情,有风听风,有雨看雨,做个内心强大的人,认真且努力地生活,不焦躁,不抱怨,过去一笑而过,将来安然以待。
我相信,生活有望穿秋水的期待,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2024年7月16日)
(作者系长江水利委员会工程师,已在“大楚英才网”“东方乐读”微信平台发表乡愁散文多篇。)
编辑:张启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