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农家书屋不能有其名而无其实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6-06-14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黄东升】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农家书屋是为方便村民掌握农技知识,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而设立的,理应长年对村民开放,以发挥其功用。

  然而,实际情形却是,有的地方虽然挂着“农家书屋”的牌子,可大门却长年紧锁着;有的地方,书屋的门虽然打开了,但也只是装模作样,既没有人借书,也没有人看书。这样的农家书屋,实在是有其名而无其实。

  农家书屋有其名无其实,原因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少数农村基层干部形式主义思想严重,政绩观也存在问题。他们办农家书屋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方便村民掌握知识、开拓视野、充实精神,而是想通过办农家书屋来装扮一下村里的形象,借此来捞点政绩。

  其次,各级组织对农家书屋如何管理、如何使用,缺少刚性要求,缺少必要的指导和科学的监管,致使农家书屋成了管建不管用的挂牌子书屋。

  另外,村民们学习热情不高、学习习惯不好、没有形成学习风气,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要改变这种现状,让农家书屋有其名,更有其实,首先要求农村基层干部谋事要实,要把帮助农民提高文化素养和科技知识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和工作要求,通过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从根本上帮助他们治贫、脱贫。

  其次,要建立农家书屋管理和使用的规范机制,加强对农家书屋的指导和监管。

  第三,要培养一批学习带头人,通过学习带头人来带动村民学技术、学文化,使之蔚然成风。在此基础上,再教会他们如何学习知识,如何掌握知识。

  长期坚持这样做,农家书屋就既有其名,又有其实了。

 

  本文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