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当好自己的电子警察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6-08-27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家云】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一个18岁的山东临沂籍准女大学生,因接到一个诈骗电话,毫无介意地冒雨赶到本地一家银行的ATM机上按骗子的要求操作,结果被骗子套走父亲靠打工为她准备的9900元学费,最终导致郁结于心,心脏骤停,2天后绝望离世。(8月25日《东楚晚报》)

  骗子不仅骗钱,还因此夺去了一位花季少女的性命,骗子的德行实在是千夫所指。

  无独有偶。在同一天的《东楚晚报》上,还登载了三则平民被骗的消息:一是一北京市民在本地通过“滴滴企业版”打车4公里,被车主诓去1728元;另两则发生在我们身边大冶一石姓男子和黄石一吕姓商人身上,他们想通过网络贷款,结果不仅分文未贷到,相反还分别被骗走1.2万元和5000元所谓的“保证金”。

  骗子无处不在,无所不有。过去主要在网下,通过设计种种骗局,利用人们的贪利、厚道心理,面对面行骗;随着近些年来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QQ、微信、网银的普遍应用,骗子们纷纷从网下走到网上,借助电话、QQ、微信等信息平台,采取短信中奖、网贷、发放助学金、介绍婚姻等方式“钓鱼”行骗,骗取轻信他们谎言者的钱财,有时还兼骗色,让人人财两空,防不胜防。

  如何对待这些花样翻新的网络、电信骗局?除了公安、电信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网络、电信源头管理,加大对网络、电信行骗的查处、打击力度,净化网络、电信环境,正本清源外,最关键的是我们每一个网民、每一个普通群众,要给自己安一双“电子眼”,遇事多长一个心眼。在接到这类电话、短信时,最好的办法是置之不理,不要去信它,要坚信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可能掉下馅饼,否则就会上当受骗。

  平时,要特别注意不要轻易在网上网下向陌生人提供自己的个人信息,尤其是自己的网银账号、银行卡号,更不要把自己网银或银行卡上的钱打到别人账户,骗子绞尽脑汁等的就是这一招,不管你打几次、打多少最终的结局都是有去无回。

  还有,一些涉世不深的青少年、老眼昏花的老年人,更要特别小心,遇到这类事自己拿不准时,要多和家里人商量,不要头脑简单、头脑发热,轻易落入别人精心设下的圈套。要知道,就目前而言,这类案件破案的难度很大,钱能追回的可能性很小。一旦上当受骗,到时候后悔也来不及。

  所以,要谨防上当受骗,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当好自己的“电子警察”。

  2016-8-25

  (作者单位:湖北省大冶市人民检察院)

  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