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铭记杨老几句话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7-01-06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江南笔客】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杨老何许人也?河南省林县原县委书记杨贵,红旗渠之父,现有90高龄。前不久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我在收看节目时,铭记了他发自肺腑而又振聋发聩的几句话。

  “共产党的干部就是要解救老百姓的疾苦,为大家谋幸福”——位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的林县(今河南林州),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据史料记载,从明朝正统元年(即1436年)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共514个春秋,林县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30多次,曾发生过5次村民相食的惨剧。

  1949年林县全境解放,县政府虽然组织修建了一些水利工程,但仍是杯水车薪。1959年,林县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干旱,林县县委召开会议,决定把山西境内浊漳河的水引到林县来,时任中共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发出了“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铁血誓言。“引漳入林”工程于1960年2月开工。1969年7月工程全面竣工。至此,林县50多万人口的吃水问题和50多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一个被老天遗忘的地方,一群被老天遗忘的子民,在共产党的拯救下,诞生了起死回生的人间奇迹。

  “共产党员就是要冲锋在先,吃苦在前,享受在后”——1960年的春节,林县县委一班人是在期盼和兴奋中度过的。大年初一,县委领导和机关干部不约而同地聚在了杨贵的办公室,话题始终围绕着引漳入林工程。农历正月初四,杨贵和县委几位领导同志带着县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各公社领导和水库建设骨干100多人,到现场踏勘。春节一过,县委又组织全县水利技术骨干分成7个测量小组,进行引漳入林总干渠定线测量大会战。寒风料峭,冰雪铺地,测量人员腰系绳索,攀悬崖,搭人梯,风餐露宿,艰苦奋战,完成了总干渠定线测量任务。工地指挥部设在前线,干部与民工实行“五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商量解决问题,领着群众干。

  红旗渠工程历时近十年,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在国家最困难的时期,在没有先进设备的情况下,杨贵书记和林县人民硬是完成了这样惊天地泣鬼神的工程,力量之源就是杨贵书记的一句口头禅:“党员干部移走一块石,人民群众就能铲平一座山!”

  “党的主要干部只要为民造福,只要依靠群众,只要科学决策,就要敢于担当”——要引漳入林,林县就必须面对几个问题:特殊的时期(三年自然灾害);短缺的资金(财政只有300万储备金);稀缺的粮食(只有3000万斤);奇缺的人才(全县水利技术人员28人,最高学历为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生)。工程上马后,曾招来种种非议和面临方方压力,杨贵和县委、政府一班人义无反顾,咬紧牙关,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之路,决意要打一场持久战。

  大家找不到合适的地方住,修渠的干部和民工就睡在山崖下、石缝中,有的露天打铺。没有先进设施,大家把铁镢、铁锹、小推车这些原始的劳动工具带上了工地。修建红旗渠石灰用量非常大,指挥部发动群众,在全县招收烧制石灰的能手。石灰难问题解决了,又出现了炸药难的问题。县委、县政府从全县招聘制造炸药的人才,办起了工厂,炸药难的问题得到破解。要办水泥厂,首先得有技术人才。听说有个退休老人曾在太原水泥厂当过工程师,指挥部工作人员不辞辛苦,翻山越岭徒步90多里登门邀请。老人下山筹办水泥厂,保证了建渠的顺利进行。参加修渠的干部民工每天每人只有0.5公斤原粮,1.5公斤蔬菜,在艰难的施工条件下,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这种艰苦奋斗、众志成城凝聚力,就来自杨贵书记他们敢闯敢试、愈挫愈勇的胆魄与担当。

  畏难者不敢担当,懒政者不愿担当,利己者不想担当。担当是使命所系,职责所在。担当需要勇气与智慧,需要胆识与定力。林县县委、政府决策者们的担当精神委实可嘉!

  20世纪60年代,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业已成为我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央视记者再访杨贵老人,把当年的杨贵作风概括为“忠诚、担当、干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我们树立了履职尽责的标杆,我们要高擎红旗渠的精神旗帜,铭记杨贵老人的这些谆谆告诫,勿忘初心,持续发力,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定然铁流滚滚,势不可挡!

 

  (作者系湖北省杂文学会会员,松滋市杂文学会副秘书长)

 

  编辑:东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