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清官也应防失察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7-02-05 【来源:转载】 【作者:范国强】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清官用清官,腐败官用腐败官,历史从来就是如此。《管子》中有篇题为《傅马栈最难》的文章,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管仲巧妙地用傅马栈的比喻,委婉地向齐桓公讲述用人之道,说明贤者引致贤者,不肖者引致不肖者,曲直不相容而相斥。所以用人贵在慎始。这一用人上的连锁反应现象,我们的古人早在几千年前就注意到了。

  然而我却心存疑窦,古人和今人关于用人问题的一些话自然是不错的,但那只是就一般意义而言。不肖者引致不肖者,腐败官用腐败官,这似可成为一条铁的定律;但贤者引致贤者,清官用清官,就不一定都会出现这种良性循环,尽管贤者和清官的主观意愿是这样,但如果用人失察,其结果也可能正好南辕北辙。

  清代有位丁宝桢,刚直不阿,不畏权势,就连慈禧老佛爷的红人安德海,也敢处死,是朝野公认的清官。然而,丁宝桢调任四川总督后,却用人失察,将恃才自负而实为浅薄小人的丁价藩署理成绵道。后丁价藩倚仗丁宝桢的赏识,欺诈奸佞,鱼肉百姓。四川百姓虽然恨他,却又无可奈何,便把对丁价藩的怨恨迁怒到丁宝桢身上,称之为“眼中双丁”,还编了民谣责骂丁宝桢:“闻公之名,惊天动地;见公之来,欢天喜地;睹公之政,昏天黑地;望公之去,谢天谢地。”不能说丁宝桢有意重用坏人,但连他自己也可能想不到由于他的用人失察,会给百姓带来灾难,也给他的清名蒙上了污点。

  清官也应防失察。鉴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识人知人的困难,尤其是身居高位者远离下层,极易偏听偏信导致受蒙蔽的可能,历代清官也因此都很重视在用人上的调查研究,不轻信身边少数人意见,而轻易下结论行升贬或赏罚,谨防因失察而造成用人失误。战国时的齐威王就深谙此道。齐威王常暗中派人到各地去考察官吏,一天他同时召见即墨和阿两地的大夫,先对即墨大夫说:“自从你到即墨,几乎天天都有人到我这里诋毁您,而我派人去一调查,即墨田野得到开垦,人民生活富足,官吏也没有麻烦的事,国家东部很安宁,可见您没有贿赂我的左右来为您说好话。”于是封赏即墨大夫万家赋税。又对阿大夫说:“自从你治理阿这个地方,几乎天天都有人到我这里来夸赞你,而我派人去一调查,你那里田野不辟,人民贫馁,可见你是以重金贿赂我的左右来为你说好话的。”于是下令“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由此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齐威王在历史上素称明君,似应比清官内涵更甚胜一筹。他对即墨和阿两个大夫的不同处理,对于我们今天如何用人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清官要防止用人失察,我们的古人有许多警言是值得重温的。后汉诸葛亮就曾总结出一套比较完善的全面考察方法。他说:“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辞辩以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这说的都是直接考察,我想如果再加上齐威王的上述着重政绩品行的间接考察,丁宝桢们悲剧当是可以避免的。

 

  (原载1995年5月2日《黄石日报》)

 

  范国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生于武汉。本科学历。种过田,教过书,做过工,后从政。曾任中共黄石市纪委办公室主任、调研室主任,中共黄石港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区纪委书记、区委副书记、区政协主席。系湖北省作协、杂文学会会员,黄石市散文学会主席。著作有《鸿爪情思》《沉睡的大漠》《磁湖夜话》《遥远的笛声》《思想树上的果实》《渤海日出》等。编有《黄石杂文选》《黄石散文选》《黄石青年杂文选》《悠悠黄石港》《散花洲》等书刊。

 

  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