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幸亏古代不卖门票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7-06-26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唐汇寅】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近日游览黄冈赤壁,方知心仪的文赤壁已面目全非,确乎“江山不复旧识矣”。江流无存,仅存红色断崖一堵,权充发思古之幽情的唯一寄托。其余所谓酹江亭、睡仙亭之类,均系后人牵强附会而建,现在圈上一堵围墙命名“东坡赤壁”公园,即可迎客收费。门票每人40元,较之工人做工农民种地的收入可观多了。

  苏轼遭贬黄州时,官阶不高,薪俸甚低,以致家人衣食无着。幸得好友襄助,借来50亩坡地亲自开垦耕作,始得聊以度日。但他乃达观之人,谪居的四年间,却遍游了黄州的山山水水。仅赤壁一处就夜游了两次,由此才写出荡气回肠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

  遥想坡翁当年,设若赤壁周围砌上围墙,抑或江中游船要办准运证统一经营,手头拮据的坡翁有雅兴买门票么?即便咬牙购票一游,八小时过了已下班,坡翁又能夜游么?不能夜游何以得知“山高月小”,“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又何以感受到“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更何从发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慨叹?

  坡翁平生三次遭贬谪,成就了他多处游历的机会,但真要他买景点门票,绝对捉襟见肘、贻笑大方。他老人家每游一处,都看得分外仔细,游览了一次还去二次,远近高低都要反复看。他游庐山时也在贬谪途中,且读那首《题西林壁》,便知他横看了岭还侧看峰,远眺了又近瞧。按照当下诸多景点收费的规矩,走回头路看两次须重复收费,他出得起钱吗?

  古人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们走路可不是像现今健身散步还计步数,人家是体察地理、增长见识。每到一处必须登高揽胜,临水抒怀,好山好水好的人文景观必得身临其境才罢休。

  行路最多的当数明朝的徐霞客。他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天的21个省、市、自治区,所到名山大川难以数计。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被学术界列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20部著作之一,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笔法精湛的文学佳作,人称“明末社会的百科全书”。亦堪称中国旅游史及文化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其开篇之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

  徐霞客被全世界推尊为“东方游圣”,实则是个自带行李炊具坐不起车船的驴友。他22岁时离家正式出游,在游历考察的30多年间,完全无人资助,主要靠徒步跋涉,还经常自背行李赶路。中途三次遇盗,四次绝粮。出游不久,就在湘江遭遇强盗,他的一个同伴受伤,行李、旅费被洗劫一空,人也险些丧命。有人劝他不如回去,并愿资助他回乡的路费,他却坚定地说:“我带着一把铁锹来,什么地方不可以埋我的尸骨呀!”他坚持顽强地前行,没旅费断粮了就用随身的衣物去换钱换米,买门票就甭提了。

  古时的杰出之士,大都跟苏东坡、徐霞客一样“身无分文,心怀天下”。如若每处山色水景都圈地收费的话,恐怕难得有几个能去亲历其境仔细体验。那些文采飞扬的锦绣华章也就无缘横空出世了。而有钱不愁买门票的不是皇亲国戚,就是土豪世族。他们逛遍全国所见无非“江山一笼统”。“肉食者鄙”,你能指望他们为河山增色、为大地生辉吗?你曾见过他们的登临佳作吗?

  民国时期的军阀张宗昌没喝多少墨水,却想装斯文以名传千古,现录其诗几首以飨读者:

 

  《游泰山》

  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

  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游蓬莱阁》

  好个蓬莱阁,***真不错。

  神仙能到的,俺也坐一坐。

  靠窗摆下酒,对海唱高歌。

  来来猜几拳,舅子怕喝多,

 

  《大明湖》

  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荷花。

  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跶。

 

  《游济南趵突泉》

  趵突泉里常开锅,就是不能蒸馍馍。

  趵突泉,泉突趵,三个眼子一起冒。

  咕嘟咕嘟光咕嘟。

 

   民国离我们很近,才得见张氏大作。稍远一点的乾隆皇帝,可算饱读诗书了,他六下江南游历多地,留下过什么传世之作?

  今天能够传颂《徐霞客游记》和《赤壁赋》等,真要感谢古人,居然没在景点卖门票。当今卖门票的那些人文景点,也得感谢那时没收费,才给他们留下了生财之道。黄山、庐山、赤壁的同志们,请你们每年给徐霞客、苏轼们多烧一点纸钱,权当付给先贤的广告费吧!

  2017/6/22于洈水河畔

 

  (作者系湖北省杂文学会会员、松滋市杂文学会理事,其杂文《贪腐的起点》获第三届“克权杂文奖”三等奖)

 

  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