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孔子教我们怎样做君子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7-06-26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颜福林】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学者邵燕祥和徐贲忧天下之忧,分别发文谈粗鄙:《普遍粗鄙化:当代社会病》《社会为何普遍粗鄙化》。的确,粗鄙已近泛化。

  粗鄙,其为人也一身的痞气满口的歪理,或者,巧言令色,阿谀奉迎,暗中行粗鄙之事。粗鄙,是粗鄙者的通行证。人在江湖,粗鄙似乎更能吃得开,反倒是循规蹈矩的谦谦君子被视为懦弱无能,好欺负。粗鄙不限于某一人群,某些专家学者也不免于粗鄙。粗鄙化导致价值观紊乱,拉高了在无序竞争中无良者的成功概率。

  粗鄙作为一种社会病,需要社会“防疫部门”的“防”和“医疗部门”的“医”。更为重要的是,全民要自觉地提高自身抗病力。去年末,在上海召开了一个“君子养成”的学术研讨会。我以为,以君子之风足可抗粗鄙之气。

  君子怎样“养成”?研讨会上发言踊跃,有说“君子之道不难,关键在于存心”;有说君子“不能把利益作为人生的第一排序”;有说“君子需要养成,也需要制度的保护”……都对,惜其挂一漏万。

  孔子及其弟子2500多年前就做出了完备的君子养成预案。

  君子不是圣人,因为君子也犯错,“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可见,君子的门槛不高,人人皆可为君子。

  君子的样貌,“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严肃)”。

  君子的思想内核是“仁”,仁的笔画是“二人”,可理解为百姓。君子“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不忘为百姓之初心),要“修己以安百姓”。不以民为本,就不是君子。

  君子的“修己”很严格,概括为“五要四毋”:要有“道”,“君子之道有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要有“义”,“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谦逊)以出之,信以成之”;要亲民,“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不偷巧);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要“远暴慢,正颜色,远鄙倍(远离粗鄙无礼)”;“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臆断、不偏执、不固执、不过于自我)。

  君子是非鲜明。子贡问孔子:“君子亦有恶(wǜ,厌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室(执拗)者”。子贡曰:“(我)恶徼(抄袭他人成果)以为知(聪明)者;恶不孙(不谦逊)以为勇者;恶攻讦(他人)以为直(理直气壮)者”。

  君子注重学习。子曰:“君子博学于文。”曰:“学而时习之。”曰:“予一以贯之(持之以恒地把学问贯通起来)。”

  君子不纠结于名利,不患得患失。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曰:“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曰:“君子固穷(在困境中守得住本真)。”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不纠结于名利,自然坦荡而无忧戚)。”曰:“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如果患得患失,那是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的。此非君子之所为)。”君子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曰:“君子成人之美。”曰:“君子和而不同。”曰:“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曰:“友直、友谅、友多闻。”曰:“众恶(wǜ,讨厌)之,必察焉,众好(喜欢)之,必察焉。”曰:“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曰:“(对待上级)勿欺之,而犯之(敢于犯颜直谏)。”

  君子具有超强执行力。子曰:“当仁不让予师(为达成仁、德、义的崇高目标,弟子可以和老师一争高下)。”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子,是中华文明的人格化。

  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断续过的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光大了中华文明。一个人,全心全意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质彬彬,为了百姓的利益勇于担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就称得上“养成”为新时代的君子了。

  君子这个“珍贵物种”,需要全社会的关怀、尊重和制度性保护。君子之风盛,粗鄙之气即衰矣。

 

  (作者为黑龙江省穆棱市杂文学会会长、杂文家)

 

  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