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农业机械化透视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7-10-16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唐汇寅】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1966年7月17日,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率领参加第一次全国农业机械化现场会议的代表,分乘72辆小车来到湖北新洲县刘集公社,参观推广其农业机械化经验。伟大领袖也发出号召,“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此话无比正确,但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道路却无比坎坷。

  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各地农民以公社为依托,努力学刘集实现自己家乡的农业机械化。各公社都成立了农机站,大多数县市成立了农业机械厂和农机公司,有的还升格为农机局,组织研发生产使用各种农机器具。这一举措虽对繁荣农村经济具有一定作用,但一阵热闹之后,或因急匆匆上马的农机器具不适用,或因农机的购置营运维护成本过高,或因劳动力过剩用了机械人失业••,各地的农业机械化成果都默默无闻了。就连全国的先进典型刘集也没有完全实现机械化,其机插秧始终没有过关。

  改革开放后,迅猛发展的工业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农民及时填补了这一空白。渐渐地,乡村的精壮劳力都外出打工挣钱了,留守的基本是“386199”部队。但农民甘愿抛荒土地的只是少数,既要耕种又缺乏精壮劳力。怎么办?大家采取了相互换工的合作办法来应对农忙。这种办法虽好,却因老弱妇幼的精力有限,容易贻误农时。于是,有人看准了这一商机,着手购置各种农机具,用来受雇于人,代种代收。各级政府也破除了个人购买和生产农业机械的禁区,全国的农业机械化由此蓬勃发展起来。

  与上世纪60年代推行的农业机械化不同:并非所有的地方和村组都购置了农业机械,自发购置者只是少数人;他们购置的农业机械很少用于自家土地,甚至自己根本没有土地可耕种收割,大多是出租给他人来盈利。中国地理纬度跨度大,南方的冬麦成熟早,北方的农时相隔一两个月。他们开着收割机从珠江流域北上,一直横扫过黄河;紧跟其后的耕作机械也席卷大江南北;秋收时,收割机又从南向北漫游一趟。由此,往日每个地方都购置农机,使用少、闲置时间长,闲时容易生锈导致的购置营运维护成本高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按照过去阶级斗争的评判标准,购置这些农业机械的大都腰缠万贯,要算十足的资本家了。但这些“资本家”大多数都是实际操作使用机械的普通劳动者,且集维修和使用的技能于一身——没有这个“金刚钻”,他们也揽不了“瓷器活”。广大农民也极其欢迎这些勤劳的“资本家”。每到耕种收割时,他们都翘首以盼,打听着哪一种机械开到了何处,算计什么时候雇他们来帮忙。这一来,农民反而成了雇工的“地主”,那些“资本家”倒像受雇的技工了。

  回首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的农业机械主要用于简单的排灌、脱粒、运输等方面,真正减轻农民负担的耕种收割机械较少。2004年,湖北省借鉴跨区机收的成功模式,在全国率先实行水稻机插跨区作业。此后又开始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促进了农机化蓬勃发展。2008年,湖北省机耕、机播、机收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75%、13.4%和70%,分别比1978年增长32.65个百分点、9.2个百分点和68.4个百分点。过去笨重的柴油抽水机也被灵巧的小水泵取代了。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已在不知不觉中实现,没有机耕机收的土地已经微乎其微。

  虽然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这种农业机械化的实现方式,与当年“以公社建站”的集体化蓝图大相径庭,却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列宁曾指出:“•••••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毛泽东也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既然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和动力,我们时刻都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切莫碰到实际问题就自作聪明,在群众面前指手画脚充内行哟!

 

  2017/10/12于洈水河畔

 

  (作者系湖北省杂文学会会员、松滋市杂文学会顾问,其杂文《贪腐的起点》获第三届“克权杂文奖”三等奖)

 

  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