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严监生不是吝啬鬼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7-11-08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唐汇寅】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世界文学史上有四大吝啬鬼典型: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巴尔扎克小说《守财奴》中的葛朗台,果戈里小说《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他们虽然各具个性,却都爱财如命。有人牵强附会,把《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列为中国的吝啬鬼典型。主要理由是他临死时,因为灯盏里点两根灯草费了油,伸着两个指头不肯断气,直到继配赵氏挑掉一茎后才咽气瞑目。

  愚以为此说有失偏颇,甚至有点冤枉好人。

  综观严监生毕生行状,他的确守着田地连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吃,每当小儿子要吃时,才买四个钱的熟肉哄他一下;自己病得骨瘦如柴也舍不得银子买人参吃。但他对家人亲属却并不悭吝。哥哥严贡生远逃他乡避官司,他毫不迟疑地掏钱打点差人衙门,安抚原告,帮忙平息了纠纷。两位舅爷来家帮忙,他一出手就给每人100两银子。他从不过问王氏夫人的私房钱。王氏过世后仅发丧就用去四五千两银子。王氏留下的财产,他也转送给两位舅爷做了赶考的盘程。这跟《守财奴》中葛朗台千方百计地抢夺女儿对母亲财产的继承权,太太生命垂危之际只考虑治疗“要不要花很多的钱”,简直天差地别。

  严监生的前后两位夫人也有样学样,对外乐善好施、广交人缘。尼姑、卖花婆、女瞎子都受过王氏的恩惠。王氏“见那些穷亲戚,自己吃不成,也要把人吃,穿不成的,也要把人穿。”丈夫去世后,赵氏不惜钱财,极力处理好王家舅爷和哥哥严贡生的关系。这一家人虽然对自己很抠门,对外却算大方,所以在乡里中的口碑甚好。与其说他们吝啬,倒不如说是刻苦节俭。这正是中华民族的一大传统美德——可惜正在被淡忘和遗弃。

  回头看老大严贡生,父母平分给弟兄二人的财产,他的一份因好吃懒做、挥霍无度,几天就败光了。却还是过不得三天,肉一买就是五斤,上顿吃完了,下顿又在门口赊鱼。没有钱就想歪点子:邻居的猪错走到他家,他便关起来据为己有。给儿子娶亲讲臭排场请吹鼓手,却克扣吹手的工钱,饭也不给人吃。雇船回家时,故意将吃剩的几片云片糕丢在船头。船家以为他不要了吃掉后,他却诈称是价值几十两银子的贵重药品,借此赖掉了12两银子的船钱。弟弟病逝后,他又觊觎其家产,千方百计地企图占归己有。他还喜欢打肿脸充胖子,到处攀高附贵,招摇撞骗。

  严贡生的形象至今仍让人似曾相识。你看那些一无所能的混混,家中一文不名,却在外面油头粉面、故作潇洒,所干的行当无非欺行霸市、敲诈勒索之类,与严贡生一脉相承。再看整顿四风之前的那些苍蝇,天天出入酒店会所,洋酒海参、洗头修脚,只要能开发票,一掷千金毫不手软,吹起牛来,都是同XX高官相熟,在好多机关都有招呼,其实跟严贡生吹嘘同汤县令“相与过几十年”一样,真要他出面招呼就开溜了。他们慷公家之慨甚是大方,若要自掏腰包买单,则断难忍痛割爱。有些苍蝇赊垮了好多餐馆,自己的钱包却毫发未损。

  将严家两弟兄进行比较,不难看出谁才是真正的吝啬鬼。平心而论,严监生不坑人利己,理应算个好人。当然,世界上还有比他更好的人,杭州的韦思浩就是其中的一个。

  韦思浩毕业于上世纪60年代的老杭大(现浙江大学)中文系,退休前是中学的一级教师。他每月退休金5000多元,生活本来很宽裕,他却省吃俭用,把钱都捐助给了贫困学生,自己还靠捡垃圾过日子。每天他总拿着一根竹竿,穿着一双被泥染黑的白色运动鞋,肩后挑着两个塑料口袋,袋中的塑料瓶和罐子鼓鼓囊囊。他住着多年前教育系统统一分配的房子,至今还是毛坯尚未进行任何装修。室内除了一张木板床外,没有任何家具。2016年12月13日,他不幸遭遇车祸离世,留下的遗物只有泛黄的捐资助学凭证、希望工程的救助报名卡和受助孩子的来信。十几年前,他还签了遗体捐赠志愿表,决定在身后捐献自己的遗体和所有可用器官。

  韦思浩老人对自己极为苛刻,生活清贫,却把丰满的爱,献给了那些困苦的孩子。他的所有捐助都是匿名的,谁敢说他吝啬、说他不慷慨呢?

 

  2017/11/1于洈水河畔

 

  (作者系湖北省杂文学会会员、松滋市杂文学会顾问,其杂文《贪腐的起点》获第三届“克权杂文奖”三等奖)

 

  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