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观察:医生,请善待患者!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8-01-16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朱亚夫】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最近,《新民晚报》刊登了一篇感人的消息:刚满28周,体重才1085克的早产儿先先,父母怕有后遗性,忍着悲痛,默默签下“放弃治疗”,当时是鲁巧珍医生花了两个多小时,说动了家人同意抢救,结果小先先先转危为安。如今先先9周岁了,他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出生地——长宁区妇幼保健院,把生日蛋糕端到新生儿科鲁医生面前,动情地说:“鲁医生,谢谢你当年没有放弃我!”

  医生与病人,是一个矛盾体,可称为生死冤家,谁也离不开谁。有了医生,病人才有痊愈的希望,带来生命的曙光,故医生被民间誉为“白衣天使”;而没有了病人,医生也失去存在的价值。在这一对矛盾中,医生处于主导地位,患者处于被主导的从属地位。患者是忘不了医生的,就像小先先及其家人一样,事隔九年也难忘救命之恩,而有的医生却会时不时忘记患者,笔者就亲身经历过这难堪的一幕:

  最近,单位组织退休职工年度体检,报告显示我眼底黄斑有变性嫌疑。这不是小事,眼底黄斑变性会引起中心视力的急剧下降,而中心视力是日常活动所必需的,如阅读、写作等。它是不可逆的,一旦下降或丧失,很难再治愈。这对于我这个以读书写作为生的人来说,几乎是致命的。我不敢怠懈,即去某三甲医院眼科就医。

  某三甲医院是上海著名的大医院,看病的患者,人好多好多。我上午10时挂号,就诊号已排到352号。 而此时,眼科4个医生坐诊,还只看到142号。等呀等,挨到中午吃饭了,只能在医院附近胡乱地吃几口饭回来再等,一直等到下午2时许才轮到我。1号诊室的A医生一听我的诉说,开出了一大堆检查单,说:“等检查好了后才能确诊。”什么验光、视力检查、角膜曲率测量、裂隙灯下眼底检查、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成相、眼压检查等,足足有七项。这样一大圈检查下来,时间过去了一个多小时 ,待我回到1 号诊室,却发现已灯暗室空,A医生不见了。她会到哪里去了呢?我到眼科护士台问值班护士, 护士回答:“不知道, A医生也没留下什么话。”最后值班护士说:“你到隔壁诊室请其他医生看看吧。”

  有什么办法呢?我这个患者被医生遗忘了,只能另请他人。我来到2号诊室,可门口排着几个人的小队。总算排到我了,我递上一叠检查报告单,B医生粗粗一看,眉头皱紧了,说:“你不是我看的,不看!”任我怎样解释她就是不看。我说:“ A医生的病人你不看,那你告诉哪个医生看?”B医生回答得理直气壮:“我不知道!你自己去找!”

  这不是有意为难患者吗?可作为弱者的病人,我又有什么办法?我只能强忍气忿,央求她说:“您就看在我年过古稀,已经排了五六个小时份上,给我看看吧!”谁知她竟站起来说:“我说不看就不看!我下班了,可以吧!”说着走了出去。

  当时我火冒八丈,真想把她诊病的台子翻个底朝天,可还是忍住了,我还有求于人家。于是只能到3号诊室找C医生碰碰运气。还好,C医生看了检查 报告单说:“黄斑没有变性,不需要吃什么药!”

  当我走出3号诊室的时候,下意识地往2号诊室瞧了一眼,只见B医生并未下班,她还在为人看病;而那个1号诊室依然空空如也(后来据说A医生是早班下班了)。

  就这样,我在医院度过了几乎整整一天,真所谓:排队五小时,看病三分钟;被人当弃儿,受足窝囊气!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著名医史学家亨利•西格里斯曾经说过:“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师和病员,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和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现在医患关系并不理想,医患矛盾时有发生。这里虽然有患者的原因,但在不少时候是由于医务人员对患者治疗不上心,服务不到位造成的。

  从上述事例中,我们也看到了某些医院的医疗制度尚须完善,在管理上还要加强,要强化对医务人员的人文涵养教育培训,扎实开展医德医风建设,让全体医务人员真正树立起“济世救人,仁爱为怀”的人本主义思想,尊重、善待患者,反对那种高高在上、不负责任的医疗作风。同时,完善有关医疗制度,比如早中班的交接制度,患者检查后就诊制度等,让全体医务人员真正关心患者,避免“医生上班走开,患者四处碰壁”事件发生。

  其实,医患关系和谐与否,不仅事关患者安危,也事关社会稳定,医院声誉。因此,医生,请别忘了患者,请善待患者!

 

  (作者简介:朱,名方波等,上海市人。曾任《上海老年总编助理兼副刊部主任、《休天地》杂志主等。系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老年旅游专业委副主任1970年在《人民日报》首发杂文,2009年以一篇杂谈,促成了一项全市性的“迎世博”活动,最后诞生了新“沪上八景”。有《杂坛徜徉》《人生想曲》等专著十多本)

 

  编辑:东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