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说话的风险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8-03-25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唐汇寅】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国学大师马一浮在浙江大学任教时,一天早上收学生的练字帖,有个男生说忘在宿舍里了。马一浮笑了笑说,下午带来就行了。班长汇报说他昨天只顾踢球根本没练字。马一浮没有吱声,中午还邀请那个男生共进午餐,相谈甚欢。直到离上课只有10分钟时,马一浮突然对他说:“你快走吧,还要回宿舍拿练字帖哩!”男生涨红着脸,飞快跑向宿舍,在上课前交了字帖。

  课后,班长质问马一浮:“先生难道看不出来他字迹潦草,是现赶出来的吗?”马一浮笑了笑,认真地说:“我知道他在撒谎,我也是故意让他写出来的。我故意给他留下10分钟时间,他要跑个来回还要现写字,绝对是件高难度的事。我想让他明白,撒谎比说实话费力得多。这比惩罚更能保全他的面子,也更能让他铭记。”这名男生得知马一浮的良苦用心后,牢记教诲,后来成了他的得意门生。

  不过马一浮说的“撒谎比说实话费力得多”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有故事为证:一家酒店的隔壁住着几个酒徒,酒徒们将墙壁凿了个洞,每天夜里用一根吸管伸到酒缸里偷酒喝。酒店老板发现后,便将酒缸换成了小便桶。这天夜里,酒徒们又来轮流吸酒。甲先上,照常尽力一吸,恶心之极,刚想呕吐声张,转念一想,我独自吃亏岂不冤枉?让大家都尝尝味才公平。于是连呼:好酒!好酒!乙接着吸,上当后也同样说:好酒!好酒!丙丁戊己依次吸引,分享过后大家相视而笑。

  作家梁实秋点评道:如果酒徒中有一个心直口快说了实话,“我想这个人是不受欢迎的,并且还要受到诅咒,尤其是那些已经饮过小便而貌作饮过醇酿的人必定要骂这个人是呆瓜!”

  的确,这时撒谎无须费力,说实话反会招来风险。

  关于说话的风险,鲁迅先生在杂文《立论》中也讲了个故事。有位老师给学生讲述立论之难,说有户人家生了一个男孩,邻居都去道喜,甲说孩子将来要发财的,得到了主人的感谢;乙说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也收回了几句恭维;丙说孩子将来要死的,遭到了大家的一顿合力痛打。老师问学生:“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说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你……”学生说:“我愿意既不谎人,也不遭打。那么,老师,我得怎么说呢?”老师告诉他:“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呵!您瞧!多么……。阿唷!哈哈!’”

  这位老师研发的说话艺术固然不错,但有时候却不顶用。比如赵高在朝堂上指鹿为马,意在检验每个朝臣对自己的忠诚与否,谁能保持沉默,或说“您瞧!多么……。阿唷!哈哈!”呢?我猜测最先表态的朝臣或许未知玄机,随口说了实话。但后面的人看到赵高脸色不对,便马上顺着风向说假话了。结果,说实话的掉了脑袋,撒谎的保住了官位,甚至还得以高升。反差如此之大,谁还敢说实话。最后,大家都说鹿是马,久而久之,也只有信鹿为马了。

  请问,赵高检验人心的方法顶用吗?须知说实话的人直去直来,心无杂念不会玩心眼,更不会搞阴谋诡计。而所有表态认鹿为马的,心里明知是假话,却要去扯顺风旗,目的无非是明哲保身、趋炎附势,怎么也不会愚忠于赵高。一旦赵高的的霉运来临,他们定会瞬间反目落井下石,以此消减当初说违心话的压抑感。后来赵高杀死秦二世准备登基,文武百官果然皆低头不从,不久就被他亲手拥立的子婴夷了三族。

  对于说话者来说,有啥说啥,童言无忌,最轻松不过。奈何有些时候、有些场合,由不得你畅所欲言。至于怎样选择时间、选择地点,怎样把握说话的分寸,其中的学问博大精深,三言两语难于说清。囿于学识,老夫也没有彻底弄明白,至今唯一的体会是:说话有风险,开口须当心!

 

  2018/3/20/于上海南箐园

 

  (作者系湖北省杂文学会会员、松滋市杂文学会顾问,其杂文《贪腐的起点》获第三届“克权杂文奖”三等奖)

 

  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