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炫富时代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8-03-29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唐汇寅】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手表的功能是计时,却也有人开发出了新功能。

  改革开放以前,“上海”牌手表属于高档商品,120元一块。我们的月薪不到30元,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便凑齐12个人打会,每人每月交10元钱,抓阄在前面的先收钱买表,后面的依次来。那时为省钱常搭顺风车,开货车的司机很自傲:他高兴了就让你坐进副驾的空位,没有空位可爬上车厢客货混装;他若看不起你,根本不答理。有个朋友告诉我,他每每伸出左手敲驾驶室的门,抖出手腕上的表,司机就刮目相看摇下了玻璃窗。他顺势递上一支“牡丹”牌香烟(自己平常抽2毛多钱的“新华”烟),司机笑纳后就能上车了。现在看来,用手表和高档烟提高身价,不失为一种公关手段,也算最原始的炫富。

  眼下正宗的瑞士英纳格表卖价超万元,仍是土豪炫耀的名牌。我有个漂亮的女同学,同男友远隔千里难相会。男友花好几百元买了一块英纳格,送给她睹物思人。女同学珍藏着这份爱心秘不示人,可谓真人不露相也。

  自打用上手机,因上面有时间显示,我便省去了戴表的累赘。但有的人不一样,一只手戴着金手链,另一只手还要名表配套。且配套的表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元一块,比金手链更能彰显身份,其功能亦非计时了。

  炫表之外便是炫车。改革开放之初,有个同事买了一辆摩托车,那天不慎与一自行车相撞,两人都摔倒了。他先于对方爬起来,见围观的人很多就海吹开来:“今天幸亏我只骑了这个破70车,要是把125的雅马哈骑出来,你还有命吗?”那神态不亚于当下撞了三轮车的宝马。其实他哪有雅马哈,这个破70都是积攒多年的成果。好在吹牛不纳税,免费也能增光彩。

  炫过摩托再炫轿车。车本是代步工具,可人家需要的不是工具是面具。去上班本来只有两三站路,公交车也很方便,但不如自己开车有面子。开“夏迪”“吉利”掉价,“桑塔纳”的面子又不如“奔驰”“宝马”,“宝马”“奔驰”之上还有“林肯”“法拉利”,车的档次在不断升级、不断更新换代。好些车主手长衣袖短,全靠车贷打肿脸充胖子。汽车美容店和倒二手车的趁机挂上了“炫车时代”的牌子招揽生意。更到位的是教育婴幼儿的《看图说话》,也印满了各种汽车商标,“霸道”“路虎”“悍马”“凌志”,林林总总好几十。大人没听说的轿车,刚学爬走的小孩子如数家珍,炫车也在从娃娃抓起。

  古时候炫富,只有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可供招摇过市。如今可炫耀的东西太多了,从头到脚,衣帽鞋袜、眼镜腰带、口红香水、手机手袋……连女士们的拎包也分化出了档次,什么“LV”“香奈儿”“普拉达”……一一成为明星的标配,自然也是时尚女士追逐的目标。走进巴黎的“老佛爷”,熙熙攘攘的半数是我们的同胞。一个个拖着挺大的旅行箱,扫荡柜台里的各种奢侈品,买得洋人目瞪口呆:中国人咋就这么财大气粗?哪知其中有些人形同票贩子,干着代购的新职业,专门帮不能出国的人代买奢侈品,从中赚个差价。他们空手飞出去,连装货的箱包都在国外现买——一个国际品牌的箱包回国可以赚个几百上千元。

  国内的商家也瞄准土豪的心态,仿制出各种国际品牌,还有如蝇逐臭的鱼翅、燕窝之类,统统挂在网上销售。用快递发给买家时,还特意打上了国外邮来的标识。反正土豪们只要看到商标仿真了,实物的真假倒无从鉴别。他们烧的是钱,炫耀的也就是那个商标。所以名牌服装包包之类的商标万不可丢。像“罗特斯”一类的眼镜卖价十多万,只要有镜架和商标,镜片没了也无妨。

  缘何如此?还得痛说革命家史:土豪的出身大都苦大仇深,祖祖辈辈很少享受荣华富贵,自然也缺少书香传承。他们顶多跟阿Q一样只会吹嘘祖上曾经阔过,也不知是哪一辈“祖上”、啥时候的“曾经”。当年阿Q关门自慰,现今的土豪咸鱼翻身了,要向世界宣告:我们东山再起重振雄风了!所以要从头到脚全副武装:项链手链脚链加名表,指头还套两个大钻戒,靓女另佩耳环吊坠拎名包。若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是纯金打造,想必也要戴一个。打扮的结果非驴非马,活脱脱一个推销奢侈品的模特儿。

  2018/3/23/于上海南箐园

 

      ( 作者系湖北省杂文学会会员、松滋市杂文学会顾问,其杂文《贪腐的起点》获第三届“克权杂文奖”三等奖)

 

  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