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别有异趣的“金扫帚奖”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8-04-11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沈栖】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相较百花奖、金鸡奖、华表奖,那个评选“最令人失望影片/导演/演员”的金扫帚奖,其知晓度和影响力都显得颇小,且不说少有观众会投以关注的一瞥,就连媒体也懒得炒作。

  由《青年电影手册》主办的金扫帚奖评选一年一度,迄今已进入了第九个年头。日前,在北京博纳星辉剧院举办了第9届中国电影金扫帚奖颁奖典礼,王宝强凭借《大闹天竺》而上台领取了“最令人失望导演”的奖杯——一把金色扫帚。评委会的颁奖词是:“(王宝强)把导演处女作拍成一团浆糊,豪华的客串阵容没有为影片增加光彩,无趣的模仿让电影看上去令人相当尴尬。《大闹天竺》是一个演员跨界当导演后失败的案例。”

  同样是电影界的奖项,倘若获得百花奖、金鸡奖、华表奖的影片、导演、演员(那怕是配角),都是殊荣可嘉,光彩照人,而一旦成为金扫帚奖得主,无疑有些失颜,多少带来负面影响。正因为如此,某些被评选为“最令人失望”的年度影片、导演、演员虽获得奖项却缺席领奖,由工作人员用头戴得奖者海报的方式来“代领奖”。

  虽说我国早已告别了电影院座无虚席的年代,甚至出现过一场电影只为一个观众放映的咄咄怪事,但是,电影还是每年都在大批量产出,参差不齐,良莠相杂,像《战狼2》《红海行动》这样的影片堪为凤毛麟角,居多的是质量平平,反响一般,还常有一些“烂片”充斥其间,或编剧粗制滥造,或导演莫名其妙,或演员演技平庸,《大闹天竺》之类遭到广大观众吐槽当是理所当然的事儿。恰如《青年电影手册》主编程青松在解释为何创办金扫帚奖时所言:“2009年是中国电影出产‘烂片’最多的一年,九年后,‘烂片’是有增无减。”可以断论:创办金扫帚奖适逢其时!它剑指“烂片”,为的是清除我国电影界的平庸粗俗之风,还这一意识形态领域一方净土!

  应该说,金扫帚奖的创立,在我国电影界乃是“吹皱一池春水”。一些大牌明星或许也会“走麦城”,评选其为“最令人失望”者,是一种提醒,也是一种批评。在艺术面前,靠的是编剧/导演/演员的自身素养和审美情趣,而不是名声,更不是脸蛋。2013年,《河东狮吼2》男主角小沈阳获“最令人失望男演员”。他回应:“我打心眼里承认确实是烂!”2015年,徐静蕾的《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提名“最令人失望影片”。她坦然回复:“没关系。”更有一些大腕如刘晓庆、贾樟柯、秦海璐、郝蕾鼓励《青年电影手册》主编程青松:“你一定要坚持做下去,让这个奖发出自己的声音!”

  其实,倘要推进电影事业,在鼓励和褒奖“最佳”的同时,亟需批评和摒弃“最差”的,惟其如此,才能迎来百花齐放、五彩缤纷的电影界春天。大凡电影界辉煌的国度莫不如此。譬如美国电影人约翰·威尔逊在1981年发起了金酸莓奖,旨在选出当年最差电影和电影人,在每年奥斯卡颁奖典礼前一天举行(顺便一提,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曾于1991年凭借《做鬼也风流》拿下了最差男配角奖);日本由报知新闻社于2004年始举办蛇莓奖,每年评选出最差影片、最差导演、最差男女主角等,长泽雅美、石原里美、山下智久等知名演员都曾获奖。金扫帚奖堪为开了我国评选“最差”电影和电影人的先河,其意义和价值值得肯定。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鼓励文艺创作要“高产”,同时还得要有“高峰”。电影事业亦然,而要臻于“高峰”,大力嘉奖“最佳”和大力批评“最差”宛如一鸟两翼、一车两轮,须臾不可偏废。——我们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点赞金扫帚奖的别有异趣的创意。

  2018.4.10

 

  作者简介:沈栖,笔名凡夫、聿飞,1951年生,主任编辑,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杂文家,先后出版有杂文集《世相纵论》《明天的废话》《实话直说》《告别“社会病态”说谎》《一个公民的闲话》《无花的蔷薇》《边看边说》《余墨谈屑》。

 

  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