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本来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可近些日子发生了一连串事件,将“爱国”推上了舆论风口。
11月18日,苏州国际马拉松赛事上,在最后的冲刺阶段,中国名将何引丽与一名非洲选手几乎是并驾齐驱。这时,两名志愿者突然冲进跑道,将一面国旗递给何引丽。何引丽因此被打乱节奏,与非洲选手的差距越来越大,遗憾获得亚军。随后,何引丽手中的国旗脱落。这一幕被现场的多家媒体拍到并报道了出来。结果,部分网友纷纷指责何引丽“扔掉”国旗是对国旗的不尊重。
11月19日,某中国男星的日本女友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自己身上的伤痕和淤青照片,声称自己遭受家暴。第二日,该中国男星在微博上承认自己家暴。其粉丝立刻赞扬其勇于承认错误的行为。随后,此事逐渐发酵,男方好友爆料是女方各种耍心机使绊,男方忍无可忍才动手。于是就出现了“日本女人该打”“你是‘抗日英雄’”的言论。
11月21日,意大利著名奢饰品品牌杜嘉班纳将在上海举行大秀,然而在离大秀开始前几个小时被爆出该品牌创始人兼设计师在外网发表了辱华言论。随即受邀参加的众多中国明星集体拒绝参加,在演出后台做准备的中国模特也是集体罢演。
上述三个事件都与“爱国”挂钩。只要是明白人就可以看出前两个事件是一些“爱国激进派”的一种“道德绑架”。然而在杜嘉班纳辱华事件之后又有一批“爱国理智派”发表一些“没必要这么上纲上线”的言论,并嘲讽那些“爱国人士”为“小粉红”,为“爱国贼”。
“小粉红”“爱国贼”的本意是讽刺那些“爱国激进派”的,可那些所谓的“爱国理智派”更为“激进”,看见有人发表爱国言论立刻甩一顶“小粉红”的帽子扣上,导致大部分人对“爱国言论”开始变得嗤之以鼻。当然,这不排除是有组织有蓄意为之之嫌。
无论是“激进派”还是“理智派”都似乎忘记了“物极必反”的道理,忘记了一件事情做到极端,定会招来对立面的反对。而真正中立的那一小部分群体就有苦难言了,他们一边要被扣上一顶“小粉红”“爱国贼”的帽子,一边也要被扣上一顶“不爱国”的帽子。
爱国,应当如何爱?第一,是真正了解自己的国家,道听途说来的必须有自己的判断,不要人云亦云。第二,要对自己的国家有信心,这种信心并不是盲目乐观的信心,而是对国家底蕴的信心。
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而不断,不是没有原因的。我们的爱国教育应当不用刻意的去进行,大到历史典籍、文物国宝以及它们背后故事;小到家门宗谱、传家之宝背后的故事随便随便挑一件出来讲就可以激发一个中国人的爱国情怀。西方人总说我们中国人没有信仰,这数千年间诞生的风流人物不正是我们的信仰吗?我们的祖宗难道不是我们的信仰吗?祖宗传承下来的中华民族的优良精神难道不是我们的信仰吗?
(王栩,毕业于天津理工大学,现就职于湖北省松滋市杂文学会、松滋市东方书院,任职松滋市杂文学会创作部副部长,“东方乐读”微信公众号编辑部主任,系青年杂文家,其杂文《“佛系”与“丧”》荣获第四届“克权杂文奖”二等奖)
编辑: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