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霾的新特点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9-02-1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许家祥】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年年岁岁“天”相似,岁岁年年“霾”不同。就说我所住的城市吧,2018年冬季的“天”与往年的“天”差不多,温度、湿度等没大的差别,可“霾”却与时俱进,与往年不大相同。

  往年的霾一般是12月中下旬来,来两三天就走,之后休息几天再来。2018年的霾来得早,11月底就来了,来了赖着不走,雾霾锁城四五天甚至六七天。好不容易走了,刚喘一口气,它立马一个“回马枪”,“胡汉三又回来了”!12月11日至17日,连续一个星期全是雾霾天,天空灰蒙蒙的,高楼大厦像虚无飘渺的海市蜃楼,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怪味。尤为“百思不得姐”的是,往年冷空气一到,雾霾就夹着尾巴逃跑了,空气质量指数马上由重度污染转为优或良。而2018年呢,冷空气来了雾霾也不跑。12月26日上午,西北方向的冷空气进入长沙,气温由8至12度降至5到7度,可雾霾居然与冷空气和谐共处,26日晚上又出现中度污染。

  2018年的雾霾较往年相比,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是在“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新形势下出现的。从2018年初开始,我们这个城市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蓝天保卫战”,市、区、街道一级一级开动员会部署会,一摞一摞地发文件,大街上、居民区里到处是“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大幅标语,还有人散发“打好蓝天保卫战”的传单。报纸上经常报道“环保督查情况”,哪个企业烟囱冒黑烟,哪家饭店油烟排放超标等都曝了光,哪个单位进行整改也一一报道。可雾霾这个东西就像粪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一点也不配合政府机关的工作,更不配合媒体的宣传。不管你开什么会、发什么文件、贴什么标语、曝什么光,也不管你是真整改了还是假整改了,它我行我素,想来就来。来了就把全城笼罩在灰暗的烟雾之中,那“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大幅标语时隐时现,“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

  但毕竟都是雾霾,2018年我们城市的雾霾与往年的雾霾也有一样的地方:

  比如从新闻媒体的报道看,2018年和前几年一样,治霾效果“非常显著”。好天气一年比一年多,“自2013年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颁布实施以来,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逐年上升,由2013年的54%提升到2018年的78%;重度污染及以上天气得到有效控制,由2013年的54天减少到2018年的6天。”“市环保局发布了1—11月环境质量报告。据悉,截至12月16日,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累计269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8%,与上年同期相比,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加10天,优良率提高3.6个百分点”。

  又比如天气预报还是只报雾不报霾,手机上、报纸上、电视中的天气预报,均是“今晚到明天,阴天有小雨,北风2到3级,气温5到8度”等,那怕是中度或重度污染,也不报一个“霾”字,全是“阳光明媚,有利出行”之类的正能量。

  又比如市民们依旧把霾当作雾,不管是重度污染还是严重污染,都对霾视若无睹,幼儿园的小朋友照样在户外做游戏,中小学校照样在操场上举行升国旗仪式,民工照样在工地上施工,大妈们照样跳广场舞……

  我觉得,这“一样的地方”应当是“继承与发扬”,而“不一样的地方”则是“创新与发展”。创新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所以2018雾霾天特色再突出,也还是会有往年的旧模样。

  “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到底是一样还是不一样?还有待实践检验。从往年的经验看,春节期间的霾才是最厉害的霾,才是检验治霾效果的硬标准。

 

  (作者本名许家祥,长沙国防科技大学教授,杂文家,其杂文著作《台上的风景》获全国首届鲁迅杂文奖银奖)

 

  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