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两个改革家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9-02-14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唐汇寅】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王安石是宋神宗的宰相,张居正任明神宗的首辅,两人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们当政前,国家都处于财政困乏、危机四伏的暗流之中。

  王安石变法始终遭到众多权臣的反对,但宋神宗不为所动,放手让他推行新法。新法惠及了黎民百姓,充盈了国库,平息了边患。宋神宗看清了变法的好处,王安石辞职后,他依然奉行新法。但他驾崩后,因变法触动了权势阶层的利益,守旧派得势立马废止了新法。北宋王朝也开始走上了下坡路,40年后丢掉了半壁江山。

  明朝不设宰相,首辅名义上只是个秘书长,但与皇上过从之密胜过宰相,其权力也就不似宰相胜似宰相了。张居正辅助的皇上才满10岁,其母又是宫娥出身的小农之女,母子俩对张首辅言听计从。他从整顿吏治入手,其力作为考成法,即严格考核官吏的政绩和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考成法消除了光打雷不下雨、以公文贯彻公文的官场陋习;解决了大地主逃避赋税科役的问题,开辟了财源;解决了官吏吃拿卡要的四风问题,节省了开支;解决了官吏尸位素餐的问题,提高了效率。张居正主政5年后,国家安定,太仓粟可支10年,太仆寺积金400余万,东北边境的威胁也解除了。

  这年六月,张的父亲病重,适逢皇上要筹办大婚,他无暇回家探望。九月张父病故,按规定官员遇到承重祖父母、亲父母的丧事,必须解职回家守制27个月,期满再复职。前朝皇帝还下令:“凡官吏匿丧者,俱发原籍为民。”张居正虽也奏请回家丁忧,经神宗母子一挽留便乐得留任了。次年三月皇上大婚完毕,他才请假回家葬父,从北京到江陵坐着32人抬的大轿,前呼后拥,赫赫煊煊,沿途府县跪拜迎送不暇。

  张居正出身卑微,祖父是明宗室辽王府的护卫,父亲屡试不第没尝过当官的滋味。如今他居于万人之上,自有显赫炫耀之意。也许他的父辈一直把辽王当做人生标杆,所以辽王因故被废黜后,他们立即将其府第据为己有。他在京城严格自律,奈何各地官员们“曲线救国”将贿赂送到江陵,张父也来者不拒一一笑纳,惹得御史门生弹劾他“辅政未几,即富甲全楚”。明朝坚持大力反腐,监察权高于一切,却前腐后继、络绎不绝。此时,神宗有赖于张首辅,反将弹劾的人进行了廷杖和革职。

  神宗18岁时,张居正上疏归政乞休。神宗的母亲却对儿子说:“待辅尔到30岁,那时再做商量。”神宗想当家还得等12年啊!幸而没等上两年张居正就病故,神宗当了10年儿皇帝终于可以自作主张了。

  张居正去世仅9个月,神宗便夺去了他的职务和谥号,取消了考成法,恢复了被他裁汰的冗官,陆续废止了他制定的一切制度。接着又下令查抄其家产,抄出黄金万余两、白银10万余两。首辅严嵩被抄家时“得银200万两以上”,接近于国家一年的总收入,故抄家者对张家的战果仍不满足,遂严刑拷问其家人。张居正的一个儿子不堪拷打自缢身亡,一个自杀未遂,其余亲属多被充军至“烟瘴地面”。神宗独揽大权37年,满朝无人称道张居正。明朝国势日颓,熹宗继位后才想起张居正的大功,为他恢复名誉,明朝的衰亡却无可挽回了。

  王安石则不同,他出身于官宦之家,“幼随父宦韶州,16岁随宦入京”,不太看重权势名利。他当政9年,神宗春秋鼎盛,两人如鱼水相投。其间为了搪塞反对派,他自诩“谁似浮云知进退,才成霖雨便归山”,六次请辞,去职半年后又应诏复相,57岁时因病坚辞回家。他平生“居家廉俭,自奉淡泊”,退休后所居“仅蔽风雨”,出行骑驴,在家以著述为乐。66岁病故后,他的政敌司马光也“称其节义过人,力请优恤”。

  宋朝的大环境也的确不一样。自从宋太祖立誓碑不杀文臣,朝堂之上君臣可以争得脸红脖子粗,最大的处罚仅为降职流放,不像明朝动辄廷杖致死甚至剥皮剐肉。宋朝没以酷刑反腐,心忧天下、清正廉洁的大臣如范仲淹、苏轼等灿若星汉。明朝的官吏热衷于争权夺利,连宦官也成了搅屎棍,干练的忠臣反遭猜忌。宋朝尚文,王安石能够名列唐宋八大家、写出“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千古名句,张居正也只能望其项背!

 

  2019/1/22于上海南箐园

 

  (作者唐汇寅,男,生于1950年,大专文化。湖北省杂文学会会员、松滋市杂文学会顾问,其杂文《刘项还是要读书》获第四届“克权杂文奖”一等奖,杂文《贪腐的起点》获第三届“克权杂文奖”三等奖。)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