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解读《解读希特勒》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9-07-14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沈栖】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近读德国著名政治评论家与历史学家塞巴斯蒂安·哈夫纳《解读希特勒》(译林出版社2018年12月第三版 景德祥译),感觉到自己以往所读的希特勒读物,主要是窥视其生平及政治生涯中所犯下的罪行,而这部力作给我更多的是理性感悟,即:不止是“知其然”,更在于“知其所以然”。

  《解读希特勒》一书,薄薄的140多页,凡10万余字,相较诸多的希特勒读物(如德国历史学家约阿希姆·费斯特的千页巨著《希特勒传》),堪称“小书”。但它自1978年问世以来,已再版20多次,而且被翻译成23种文字。该书不以“史”见长,而以“论”著称。全书7章,讲“史”的仅有第1章“生涯”,以简洁的笔触抄撮史料,大体勾勒了希特勒的一生,而其他6章(成就、成功、错误、失策、罪行、背叛),则是突破了编年体的局限,对希特勒作了客观深度的剖析,让人们更清楚地看到了这一“世纪恶魔”背叛德国及反人类的本质。

  虽说哈夫纳旨在分析希特勒的罪恶本质,但他不做过度的艺术渲染,也不做过高的道德批判,而是用相对客观公正的标准来评判希特勒是如何从一个籍籍无名的颓废艺术家一跃而成为德国至高无上的元首,是如何上台后在德国创造了惊人的成就而又将德国推向了战争泥淖,是如何实施与其政治目标相悖的政治决策,是如何打着民族主义的招幌丧心病狂地屠杀犹太人。如此评判条分缕析,切中肯綮,逐一彰显其畸形、疯狂与罪恶的原形。

  哈夫纳将希特勒定位为“国家领袖”,但绝非“国家巨匠”。他以拿破仑与之比较,认为:拿破仑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他是一位为后代留下一套国家制度的“国家巨匠”;希特勒上台后成就非凡(如充分就业、经济复苏、军事奇迹)而使得追随者由原先的5%跃为90%以上,曾被誉为“唯一拯救德国的人”,但“希特勒没有建立一个国家体制”。“单作为成就,健将希特勒或许甚至比拿破仑还强大,但有一个境界他从来没有达到,那就是‘国家巨匠’。”

  哈夫纳认为:希特勒上台后同时追求两个政治目标:一、建立德国在欧洲的霸权地位;二、消灭犹太人。他倾其国力、尽其国策,肆无忌惮地行恶,尤其是后者,更是令世人震撼!他在政治遗言中把犹太人称之为“所有民族的世界毒害者”,1945年4月2日给波曼的最后一次口授的结语是“人们将永久感谢纳粹主义,因为我灭绝了德国与中欧的犹太人”。其实,“希特勒以反犹主义给他的权力追求从一开始就加上了一个难以估计的障碍,这无疑是他的第一个严重失策”。哈夫纳分析:“如果希特勒追求德国的欧洲霸权,那么,他就应该团结包括犹太人在内的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要将这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赶到敌对方。”他引援第一个发明原子弹的国家是美国而不是德国作为例证,足以雄辩!

  希特勒执政12年,特别是1938年他决定发动战争以后,充满了亢奋、狂想,也充满着罪恶、危机。哈夫纳认为这是“他为了个人的极权与不可替代性有意识地摧毁了国家的功能”。第三帝国没有一部成文的宪法,它所有的法律都是旨在维护纳粹统治、维护个人极权。如“各个独立的权力载体之间权限范围模糊、相互竞争,势力范围相互跨越,只有他自己站在所有人之上”。希特勒自诩“帝国的命运完全取决于我”,并非虚妄之语。

  与其他希特勒读物一样,哈夫纳揭示了独裁者和德国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但也有慧眼独具之处。如他认为,在德国对莫斯科的进攻已经失败,希特勒于1941年12月11日(珍珠港事件几天后)对美国宣战,使自己陷入绝境。1944年秋季,一度心甘情愿“为元首效劳”的德国民众与希特勒之间已呈现出民族走向的分歧,德国民众不愿意进行希特勒所要的绝望的最后战斗,而希特勒则是一意孤行,甚至拿整个民族作为赌注。他说:“如果德意志民族有一天不够强大与愿意牺牲,为它自己的生存而流血,那么,它就应该灭亡。”哈夫纳透彻地分析:希特勒把德国与德国人看成了实现自己野心的工具。“当他的计划失败的时候,他就像一个输掉了赛马比赛的养马人要打死自己的马一样,要用集体死刑来惩罚德国人。”——“消灭德国,是希特勒的最后目标。”(1945年3月18日与19日,希特勒两次命令炸掉德国所有还未倒下的建筑,去掉任何继续生存的可能性)由此,“希特勒成为了一个自觉的德国的叛国者”。哈夫纳的这一史论前所未闻,振聋发聩!

 

  (作者简介:沈栖,笔名凡夫、聿飞,1951年生,主任编辑,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杂文家,先后出版有杂文集《世相纵论》《明天的废话》《实话直说》《告别“社会病态”说谎》《一个公民的闲话》《无花的蔷薇》《边看边说》《余墨谈屑》。)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