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科举、高考及其他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9-07-29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唐汇寅】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隋唐以前靠世袭制或察举制选拔官员,难免任人唯亲。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千载难逢,况且他认识的人有限,加上个人评判的主观色彩,所荐者未必就是最佳人选。魏晋时期士族势力日强,高门权贵子弟无论优劣均可做官,甚至把持朝政。出身低微者学识再高亦难崭露头角。“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遂成常态。

  隋朝为改变这种弊端,开始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后经唐宋发展至明朝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地方考试),中举者参加次年会试(全国考试),考中者称贡士。接着皇上亲自殿试贡士并确定名次公布“金榜”,金榜题名者皆为进士。

  首创殿试的武则天还开创了武举考试,考应试者射箭、马枪、摔跤等科目,“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一代名将郭子仪便是武状元。

  宋代为防考官舞弊专门制定了应对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誊录”。即把考生试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将考生试卷另行誊录后再交考官批阅。

  尽管如此,科场舞弊亦难杜绝。明万历年间有个白丁沈同和雇枪手助考,竟然考中了会员(会试第一名),一时舆论大哗。万历下旨对他进行复试,当即露了马脚,旋将其廷杖后革去会员资格发配到边疆。

  还有考官徇私的。清顺治14年与康熙50年的科场案,副主考官等有关人员一律被处斩。雍正年间的都察御史、河南学政俞鸿图本是清官,其妻妾和仆人却贪财胆大妄为,竟在开科考试时将考题答案送给了考生。事情败露后,俞被判腰斩。

  科举制度虽有其局限性,但从制度上尽可能地保证了取才的公平性和严格性。一批寒士借此上升通道,方得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仅唐贞观一朝,寒门出身的宰相就占了三分之一。唐武则天和玄宗将科举制由选人发展为用人制度,张九龄、韩愈、白居易等众多名相高官从寒门脱颖而出。宋代的吕蒙正、宋祁、王禹偁及三苏等大批达官显宦均出身寒门。据何怀宏的《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统计,北宋能入《宋史》的官员46.1%来自寒门;南宋有两年的进士题名录中,非官员家庭出身的一年占56.3%,另一年占57.9%。明清两代平民出身的比例也大体如此,多少触动了社会阶层固化。

  科举制度被人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14世纪便有来华欧洲人回去推介。1853年,英国正式通过公开、竞争性的考试来选拔文官,法、美等国也相继效仿。欧美的考试内容囊括智力水平、知识结构、实用技能、心理素质等,并在笔试之外加上口试与面试,比皇帝一人殿试更为完善和科学。考中者还须实习和试用半年以上才能转正。

  旧时的科举只考八股文(唐朝考过诗赋,致使唐诗彪炳千秋),已远远落后于时代。1906年,清朝废止了延续1300年的科举制,各地遍设蒙小学堂推行西式教育。

  现在对高考“一榜定终身”多有诟病。高考的确不是很理想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但目前没有比它更好的替代。文革时,张铁生一张白卷歪打正着,成了进大学的终南捷径。随之取代考试推荐选拔的学员真是“工农兵”,上课一窍不通,为难了老师,浪费了教育资源。两相比较,唯高考类似科举,能较为公正公平地为国家和社会选拔输送人才。

  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公务员考试,也比领导举荐上级考察公正公平。察举制依靠的自我述职、同事评议加领导印象局限于一个小圈子,相互评议多为你好我好他也好。抗战期间,根据地靠群众“豆选干部”倒简便易行。群众的素质不一定高,看人却心中有谱,将豆子(选票)给谁也无所顾忌。这样选出来的干部基本顺乎民意能秉公办事。

  提到选举就有人说海选村官有贿选及黑恶势力把持。与蔡元培齐名的教育家马君武曾评说曹锟贿选总统:“曹锟肯花5000元一票去贿选,正可以使我们对于民主宪政抱乐观,因为那个国会的选举在曹锟眼里至少还值得40万元的代价。况且有了贿选的国会,也就可以有贿不动的国会(胡适《政治统一的途径》)。”胡适也认为贿选比曹锟派一个连的兵力包围国会好。以利益权衡,给众多选民行贿比私下钻门子买官的成本高得多,露馅出丑的风险更大。

  近年打黑除恶的成果揭晓,黑恶势力多有保护伞。谁有能力充当保护伞?不言自明。看来操控破坏民主选举的黑恶势力只是面上的傀儡,真正的元凶乃是幕后的保护伞。

 

  2019/7/8于上海泰禾园

 

  (作者简介:唐汇寅,男,生于1950年,大专文化。湖北省杂文学会会员、松滋市杂文学会顾问,其杂文三次获得“克权杂文奖”)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