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读“碑”随想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9-10-24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沈栖】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据考证,勒石为碑,记事记言,这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作为纪念之物,碑一般都是颂扬先人功德的。透过碑文,人们似乎不只是看到墓主的面影,有时还能向世人传递某些传奇或诡异。这里不妨列举三则——

  张辫帅也能“千古流芳”?

  去年初夏,到江西宜春旅游,我有了一个意外收获:竟然看到了张勋墓。

  张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复辟狂。辛亥革命以后,张勋逆历史潮流而动,为了表示对已垮台的清廷效忠,他命令所部蓄发留辫,时称“辫子军”。

  1923年死后,张勋被安葬在老家宜春奉新的陶仙岭西坡。其墓占地面积约一个篮球场,倚西朝东,西边是巨大的圆形水泥墓冢,墓前砖铺的平台两侧列有石人和石马。石碑上有“御赐”字样,为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所“赐”。其实,张勋死的年头,溥仪已是一个废帝,辫帅府“荣获”这一“御赐”碑文,也许备感炫耀,其实只是一场糊弄世人的闹剧而已。张墓左边的一通碑文是陈三立所撰写,读之,满篇是对墓主歌功颂德,纯属“谀墓”之作。我纳闷:这位史学大家何以要写这篇吊文?

  据当地人介绍,张墓建成后,近百年已重修了5次,最近的一次是在2010年,由张勋孙子、重孙辈出资。后人出于对祖先的敬重,重修墓冢,本是无可厚非的事儿,但我看了如今经过重修的张勋墓,则颇为感慨,非议一二。

  张勋主碑的上方,赫然四个大字:“千古流芳。”这似乎尚嫌不足,在墓冢后面的一方石碑上又惊现四个大字:“浩气长存。”这显然是张勋子孙们对其先人的颂词。问题是,这两句话八个大字,套在张勋身上,颇为不妥!

  何谓“浩气”?乃正气也!张勋有光明正大之气么?张勋子孙们奢望其先人“长存”的“浩气”指的是他生前做了哪些值得颂扬、值得彪炳史册的事?是其在南京纵兵强奸、抢劫、杀人?是其离开南京调防徐州时,还向南京百姓逼“饷”100万?是其指挥辫子军发动“丁巳复辟”,开历史倒车?揆诸史事,张勋除了早期在抗法战争中立有战功,这个辫帅还有哪件事能在中国历史上“流芳”?更不必说是“千古”了!

  大凡族谱都有“牢记祖德宗功”的家训。这固然在理,但赞歌要有正调,评价不能离谱。否则,像张勋子孙们以“千古流芳”“浩气长存”那样揉进了历史的虚假,即使是私家情感也会令世人嗤笑的。

 

  严复至死自认“清侯官”

  前年仲春,随一行作家去福州采风,听说市郊盖山镇上岐村鳌头山葬有严复墓,大家结伴趋之。墓志铭为清太子太傅陈宝琛所撰。我惊诧的是那块严复生前自题的墓碑:“清侯官严几道先生之寿域”。

  在我国近代史上,严复一度站在中西交汇的巅峰绝顶,登高远眺,极目苍茫,故康有为称其为“精通西学第一人”,胡适称其为“介绍近世思想第一人”,鲁迅称其为“十九世纪末中国感觉敏感的人”,毛泽东称其为“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迄今谈论民族复兴时,人们还不忘对其赞誉一番。

  倘若不为名贤讳,严复对封建专制制度是先“恨”后“恋”,这形成了他的人生悖论。

  虽说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早在明末清初即已有端倪,但被梁启超誉为“中西兼通”的严复则是第一次运用西方资产阶级“民约论”思想,对之彻底否定。这在当时不啻“夜空中的一声惊雷”,其历史作用是不容低估的。据其子严璩所说:经甲午之变,“大受刺激”的严复,以排山倒海的激情一口气写下了《论世变之亟》《救亡决论》《原强》《辟韩》,相继刊于天津《直报》,向封建专制主义发起了猛烈进攻,传诵一时。与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相对应,严复通过翻译《原富》《法意》《群学肄言》《社会通论》等,向国人介绍西方民权(民主)思想。“民主者,治制之极盛也。”这些闪烁着理性光耀的著作被集束般迻译于“固有之旧思想既根深蒂固,而外来之新思想又来源浅觳,汲而易竭”(梁启超语)的中土,无疑在客观上起着批判和否定封建专制统治的作用,极大影响着国人的政治观念,给近代中国的思想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其实,严复之批判封建专制,并不彻底反对君主制,而是有所保留,希望依靠开明君主的力量来推行维新事业。如在《救亡决论》中,他力劝光绪学习先祖康熙“勤苦有用之学,察究外国之事”。这种倾向在他晚年变得尤为突显。辛亥革命以后,严复参加为袁世凯复辟做鼓吹工作的“筹安会”,反对共和,主张恢复帝制,便是一个表征。他曾畜辫明志,“以示不主共和之意”。在私下里给友人的信中,严复甚至说:“天下仍须定于专制,不然,则秩序恢复之不能,尚富强之可岐乎?”弥留之际,他留给家人的遗嘱第一条便是:“须知中国不灭,旧法可损益,必不可叛。”倘将之与当年他对封建专制所下的断论“其祸至于亡国灭种,四分五裂,而不可收拾”相衡,判若霄壤。

  1921年10月27日,严复怀揣惆怅和迷惘离开了世事纷呈的人间,葬于故乡鳌头山。他生前自题墓碑,自认“清侯官”。一个曾经力反封建专制政体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临终却甘愿将业已销匿的王朝作为自己的精神归宿,如此自我的历史定位,岂不可笑可叹复可悲?

 

  双面碑文的墓碑

  应朋友之邀,日前初旅菲律宾。给我深刻印象的是马克坦岛上一座纪念亭中矗立的一块石座铜碑。这块墓碑与众不同,它两面均刻有碑文。兹录之——

  阳面碑文:“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阴面碑文:“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阳阴两面碑文,大体上勾勒了发生在500年前马克坦岛上的事件的轮廓。1519年9月20日,远征船队队长费尔南多·麦哲伦率来自9个国家的270名水手从西班牙启航,探索一条从大西洋通往南海的海峡,经过千辛万苦,于1521年3月底在菲律宾群岛的马萨瓦登陆。4月27日,麦哲伦在马克坦岛上与拉普拉普为酋长的土著作战时被杀,壮志未酬。后由埃尔卡诺指挥,维多利亚号于1522年9月6日抵达西班牙。历时三年,实现了麦哲伦的夙愿:完成第一次环球航海。

  菲律宾人矗立的这块墓碑,两面碑文所记载的对象,却是一对曾经的敌人。“成王败寇”素来是史学裁判历史的基本尺度,这两段简洁、客观的实录突破了传统的“成王败寇”的思维藩篱。建造这块墓碑的菲律宾人在为拉普拉普刻下碑文时,一定是满揣着虔诚的心情。就自己的民族而言,拉普拉普委实无愧于这段文字。而麦哲伦呢,虽说一场鏖战以失败告终,(仅剩下2条船,17名欧洲人和4名印第安人)但这段碑文却丝毫没有语带讥诮,而是以朴实无华的话语对麦哲伦生平予以充分肯定。为了认知世界,为了传播文明,他不惜葬身于当年的荒蛮之地,其探险的勇气和无畏的精神,为后人所倾慕和景仰。

  在菲律宾人眼里,拉普拉普和麦哲伦都是了不起的英雄:前者是“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自当敬奉;后者则是“第一次环球航海人”,理应歆慕。麦哲伦以大胆的信念和对这一事业的出色指挥,证明地球是圆的,改变了当时流行的观念:从新大陆乘船向西只消几天便可到达东印度。自不待言,麦哲伦率领西班牙远征队航海,为西班牙在世界航海史上赢得了殊荣。但是,葡萄牙人则为诞生了这么一位航海英雄而自豪。麦哲伦原是葡萄牙人,多次参战并受伤致残,1514年回国后两次上奏国王要求晋级和加薪,均被拒绝。1517年,他放弃葡萄牙国籍,转为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服务。作为英雄,全体葡萄牙人始终认为他属于葡萄牙。如果说,麦哲伦之于葡萄牙尚有“血缘”关系,那么,菲律宾人视麦哲伦为英雄,则与“血缘”无关,它是超越了国界,赋予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元素。

  拉普拉普和麦哲伦来自不同的国度,为了各自心中崇高的信仰而战,即使500年后的今天,当人们回眸这段历史并体悟其中的意涵,似也不可信口亵渎其中的任何一人。因为他们的死,具有同等壮烈的意义。在传播“文明”和抵御“侵略”之间,今人有妄加评论且甄别轩轾的资格么?况且从哲学的层面分析,世间万物本来就不能作绝对的衡量,有些事,正面看是对的,反之亦未必就错。对历史事件多些客观的平视,对历史人物多些包容的心态,此乃是现代人评说历史应有的态度和立场——菲律宾那块墓碑堪为范典。

 

  (作者简介:沈栖,笔名凡夫、聿飞,1951年生,主任编辑,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杂文家,先后出版有杂文集《世相纵论》《明天的废话》《实话直说》《告别“社会病态”说谎》《一个公民的闲话》《无花的蔷薇》《边看边说》《余墨谈屑》。)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