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老当益善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9-11-11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于文岗】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老当益善,是我从老当益壮嫁接过来的。

  老当益壮最早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来,王勃在《滕王阁序》也说“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大意是说虽年老了,但气更旺,体更壮,劲更足。虽是成语,可我总觉得“益壮”是个别、特例,更多是一种不服老的心气儿,老当益衰才是正理,若说老当益精——精明、益善——善良和完善,倒是更合常理。

  人,从小到老一路走来,见识了各色人等,领略了异样风景,学习了各种知识,经历了繁杂世事,沐浴了人生风雨。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大多没有兑现,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等都经受了,喜怒哀乐体味过,酸甜苦辣品尝过,成功失败咀嚼过。学多见多闻多干多历多思多反省也多,视野更开阔,思考更洒脱,世界更广大,经验更丰富,心理更成熟,心胸更豁达,意志更坚强,感悟更深刻,人生取舍更清晰,生死看得更淡然。特别是经历了亦红亦紫的绚烂,更向往返璞归真的美感;得到过好心人的帮助,更醉心真善美的体验;遭遇过恶人小人算计,也更懂假恶丑的卑鄙;拥有更多纯真的朋友,更富于同情心,也更关心他人;有更多时间去回味和思忖,无垠的思域深邃的思考更容易结晶人世真谛和思想宝石;年纪大了,精力有限,力不从心,蹦跶不了啦,斟酌思量,更倾向温和地处世。一言以蔽之,一切都经过了,都看开了,都不愿计较了,“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这一切的一切,都不断地塑造雕琢着四个字:老当益善。

  大文豪苏东坡与拗相公王安石同朝为官,苏比王小14岁。苏豁达,王正直。二人皆天下奇才,皆年少得志,皆21岁中进士。然二人政治理念却大不同,王安石为新党党魁、当朝宰相,行改革推新法,苏东坡则随旧党领衔人物司马光等反对变法,遭王打压。苏王虽政治上“三观不合”,近乎“政敌”,但却在道德、文章、学问上相互倾慕,堪为“文友”,苏在读到王的词作《桂枝香•金陵怀古》后,赞叹“此老乃野狐精也”。“尤其晚年双方相得甚欢”,王安石二次罢相后,离开了官场,放下了政事,一切都淡然了。苏东坡自黄州移官汝州,顺路拜访隐居江宁的王安石。王听说苏将来,穿着野服,骑着毛驴,兴致勃勃地到江边见苏。两人共处30多天,同游钟山,其乐融融,诗酒唱和,惺惺相惜。送别苏轼,王安石对人长叹:“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观苏王关系,老来益善显见。

  同样,当今很多老人从业时未见其怎样地善良高尚,退休后却放出了道德光芒,成了“乡贤”“不老松”“道德楷模”。北京老人王镜,奉行“积德胜于积金”,住着周转房、靠着捡破烂儿,上世纪90年代就当上了向“希望工程”捐款的万元户;津门老人白芳礼,74至93岁20年里,靠着一脚一脚蹬三轮,挣下35万元人民币,资助了300多名贫困生;杭州夏衍中学一级教师韦思浩,舍不得吃和穿,月5000多元退休金还要捡垃圾,全是为了捐资助学。他们,都诠释了何为“老当益善”。

  但凡事不可一概而论。正如花中有牡丹、芍药,也有“狗尾巴”“死不了”。老人中有老当益善,也有的走向反面——老来益蛮、老来益狂、老来益刁。比如“一切我占先、凡事一个‘抢’的某些“中国大妈”,不知廉耻、“跌倒不能扶”的“老碰瓷”,捡了手机索要不到钱就“摔手机”的大妈,每每出手“车闹”的老太老汉等,也都用自己的丑行图解了为老不尊。

  孔子曰:“……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不逾矩就少犯错误,就能止于至善。老当益善,既需要岁月洗礼,更需要主观修为,并与任性妄为、为老不尊相伴相随,同时摆在每个中老年面前,任君挑选。

 

  载2019年8月27日《北京日报》作者系杂文家,其杂文《“好看不结实”刨根儿》获首届全国“鲁迅杂文奖”银奖。)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