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公仆者,“公匠”也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20-03-13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杨东鲁】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公仆,乃公之仆,人民之仆佐,为公众服务的人,其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公仆这个词来源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史称腓特烈大帝:“我是这个国家的第一公仆。”

  工匠,即做工的匠人,诸如画匠、花匠、木匠、石匠、窑匠、泥水匠、铁匠、银匠、铜匠、染匠、蔑匠、、骟匠、油漆匠、皮匠、鞋匠、茅匠、鞭匠、屠宰匠、剃头匠等等、等等。

  各类匠人涵盖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民以食为天。在三百六十行中,厨师是最普遍、最重要的。陕西蓝田不仅有“玉石之乡”的美誉,还有“厨师之乡”的美称。该县厨师数量之多,分布之广,烹饪技术,今古闻名。明朝崇祯皇帝、清朝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御厨房中皆有蓝田籍人。蓝田县因而流行着“要找蓝田乡党,大小衙门厨房”之说。

  老子在《道德经》第60章里说过,“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说治理大国就像烹调美味的菜肴一样。如此看来,“治大国”的公仆和“烹小鲜”的厨师就不分伯仲了,实质上都是在“做工”,只有分工不同罢了,也就是说公仆者,“公匠”也。

  既然是“公匠”,也就成了工匠。工匠最大的特点是工艺抑或技术超群,如木工业的祖师鲁班,酿酒业的祖师杜康,烹调业的祖师易牙,造纸业的祖师蔡伦,丝绸业的祖师嫘祖,制笔业祖师蒙恬。工匠的工艺抑或技艺超群源自匠心。匠心也就是匠人的初心。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有了匠心自然会苦学本领,苦练技艺,千锤百炼,熟能生巧,以至技艺超群,正如欧阳修笔下的卖油翁,油“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呼和浩特市市委书记、2004年被评为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牛玉儒就是一名优秀的“公匠”。他名叫牛玉儒,人像孺子牛,风里来雨里走,默默耕耘在草原,一心只为百姓好,不图芳名千古流。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牛玉儒吃住在办公室,抢时间建成了占地500亩、480个病房、800张病床的SARS救治中心,为呼市非典疫情的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向老百姓交出了满意的答卷。牛玉儒还将全市300多条大街小巷的人行道上过去铺的“红红绿绿的彩色瓷砖”全部换成一种“10多厘米厚、渗水力强而又结实的小青砖”。市民很感激,亲切地把这种小青砖称为“牛玉儒砖”。如果牛玉儒没有“公匠”精神,何来“牛玉儒砖”。

  可惜,有的“公匠”和牛玉儒的反差太大了。湖北省黄冈市是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毒感染最多的地市之一。偌大的武汉2020年1月23日大年前一天封城了,形势该是多么严峻啊!作为卫健部门的各级领导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熟悉情况,紧急动员,周密部署,迎战疫情。可到了 1月29日,面对中央指导组的询问,黄冈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唐志红含糊其辞,对定点医院的收治能力和床位数量竟一问三不知,甚至连称“这我不知道,我搞不清楚”。唐志红的“一问三不知”引起了网民的诟病。1月30日,唐志红被免职。我在想,我的唐姐姐,你咋这么糊涂、这么麻木呢?要说行贿、受礼、聚会诸事,想必年前搞得差不多了。大疫当前,你作为卫健“公匠”,是老百姓健康的守护神,应该大显身手,甚至“匠”心独运,充分展示你的“手艺”,拿出你的“绝活”。没想到,在疫情“大考”面前,你竟然如此迟钝,交了个“一问三不知”的答卷。你的表现和84岁的“防疫工匠”钟南山院士怎么就这么泾渭分明呢?也许革职对你来说是一种解脱,但你是千千万万“工匠”里面的一个,老百姓该如何看待我们的“公匠”队伍的行政能力、行政水平啊!

  “治大国”任重道远,靠的是具有“工匠精神”的“公匠”队伍。但一场疫情告诉我们,如何选择“公匠”,培养“公匠”,任用“公匠”,还是“赶考”途中的一道难题啊!

 

  (2020年2月5日于东方书院)

 

  (作者为全国各地杂文学会联席会副会长、中国写作学会杂文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湖北省杂文学会副会长、《湖北杂文》执行主编、湖北省松滋市杂文学会名誉会长)

 

  编辑:东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