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经过三个月的疯狂肆虐后,终于显露败相。全民抗疫即将取胜,很多人开始反思:疫情到底是如何蔓延的?如何防止悲剧重演?
有人说,疫情蔓延是“春运高峰所致”。春节前大专院校放假,外出打工的返乡过年,在外工作的回家团聚,数亿人口流动形成交叉感染。
有人说,疫情蔓延是“气温过低”。新型冠状病毒在低温中易于繁殖,春节期间是一年中最冷的时间段,有利于病毒扩散。
有人说,疫情蔓延源于“一些专家心术不正”。北京的首批专家到武汉调研后,明知“人传人”,却瞎说“没有人传人现象”;明知疫情紧急,却埋头写论文。
有人说,疫情蔓延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生物战”。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在武汉举办世界军运会期间,偷偷撒下了病毒种子……
凡此种种,说法不一,但也有共同点——疫情蔓延是“外因”惹的祸。“内因”没问题,卫生部门发现及时,处置得当;新闻媒体跟踪报道,提供了满满的正能量;政府高度重视,领导有方。
这让人难以信服。
不可否认,春运会加大交叉感染概率,气温低有利于新冠病毒繁殖,个别专家说假话影响了上层决策。可问题在于,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比较低的气温,名不副实的“砖家”等,不独我们“一家”,为什么是我们这里首先出事。而把重大疫情研判交给“砖家”去做,难道不是用人问题而只是“砖家”问题?至于“生物战”的猜测,缺乏根据,空穴来风。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与外因是一对矛盾,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决定事物的性质和方向。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起加速或延缓作用。内因起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外因作用再大,也是第二位的原因。武汉传染病毒蔓延,内因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反思这一沉痛教训,不应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比如,是否应反思一下,病毒能不费吹灰之力攻陷武汉,又迅速扩散到四面八方,我们付出巨大代价才控制住疫情。痛定思痛,是不是长期忽视了公共卫生问题?要不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是否应反思一下,为什么讲假话?在疫情前期,官员和媒体讲假话,言之凿凿“不会人传人”“没有新增病例”,而对讲真话的李文亮等人“依法惩处”,致使民众麻痹松懈,让病毒乘虚而入。疫情就是敌情,大敌当前高喊“没有敌人”“平安无事”,是说谎成瘾的惯性使然,还是“内奸”?
是否应反思一下,有关部门在重大灾难面前,是不是“见事迟”了。如何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一旦有事,立即行动,把“敌人”消灭在萌芽状态;如何防止和克服公权力的傲慢,提高政府公信力;如何保障公民言论自由,宽容和吸纳不同声音,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生动活泼的和谐局面……
自古以来,天灾与人祸是连在一起的,人祸引发天灾,天灾加剧人祸。人祸是内因,天灾是外因,人祸比天灾更可怕。“当人们悖逆神的时候,瘟疫就发作了”。如果灾难过后,我们只记住天灾,忘了人祸,只“怨天”不“尤人”,只反思客观原因,不反思主观原因,反思就毫无意义。
如果有人违规引发了自家的火灾,不反思着火原因:是乱扔烟头引起的?还是电路老化引起的?或是液化气泄漏引起的?而是振振有词地说:是春节期间用电太多引起的、是晴天温度高引起的、是恶邻丢了火种引起的……如是,房子再次起火将难以避免。同理,在鼠年春节这场灾难之后,我们需要的不止是悲痛和感动,更需要铭记与反思。如果我们能从内因上、根子上找到问题,制定出应对措施。当灾难再次来临时,才不会重蹈覆辙。
(作者简介:许家祥,长沙国防科技大学教授,杂文家,其杂文著作《台上的风景》获全国首届鲁迅杂文奖银奖)
编辑:张启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