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抗疫剧中,哪些主人公不应有缺!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20-05-09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陶武成】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欣闻广电总局策划、组织筹拍抗疫电视剧《在一起》。笔者为之鼓舞,激情难抑,在此浅谈剧中人物原型的价值取向。

  据传,《在一起》拟选取抗疫一线的10位真实原型人物,通过艺术创作,以每人上下集的故事加工成20集的“时代报道剧”。编剧尚未出剧本,就有网友杜撰出了原型人物及饰演者名单,并引发热议。虽是猜测、杜撰之作,倒是折射出一些人的价值取向。

  疯传热议的杜撰版本之一:陈道明饰演钟南山;宋春丽饰演李兰娟;王劲松饰演李文亮;吴京饰演军队援助代表;袁泉饰演护士;陆毅饰演张文宏;李雪健饰演王行环;黄渤饰演送菜的农民大哥;王宝强饰演火神山建筑工人……

  对此,笔者感觉五味杂陈,既感欣喜,又觉苦涩;既要为之点赞,又不无遗憾叹惋。杜撰者对演员的选取倾向暂且不提,这里单说原型人物的选取是有失偏颇的。据报道,要选取10位真实人物,该版本只选取9位,其中真名实姓的只有5名,其余4位是不同行业的没有姓名的代表,另还缺额一名。由此可见是杜撰,或说体现的是杜撰者的价值取向。杜撰网友选取的这些人,都是宣传报道较多的真实人物,或凡人小事。有的是在抗疫战略决策中起到扭转乾坤作用的权威人士,如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有的是奋战在一线以身作则、冲锋陷阵、医术高超,具有真知灼见且敢讲真话的指挥员,如张文宏院长、王行环院长;有“吹哨”示警,惊醒梦中人,而遭错误处罚又不幸染疫身亡的医生李文亮;有发扬光荣传统,哪有危险我就上的人民子弟兵;有隔别亲人,默默无闻,与死神搏斗在一线的护士;有不畏艰险,不怕苦累,不惧脏污,送饭送菜的农民大哥。这些典型代表被推选为剧中主人公,当之无愧。网友的选取,相信符合大众取向,笔者为之欣喜。可是,有三类群体的代表缺位,令笔者别有滋味上心头——一是中医人士,二是科技工作者,三是志愿者。

  ——中医人士与中医药文化,不应有缺!此次抗疫战斗中,驰援湖北的医务工作者40000余人,其中中医师就有5000多名。上至张伯礼、仝小林、黄璐琦等院士,下到普通中医学院的大学生,无不和医患人员“在一起”。从预防、治疗,到康复,中医人士全程参与,既有用中药对医务人员和隔离观察者“大水漫灌”式的预防干预;更有一人一方、一疗程一方的辩证施治,精准用药;还有中西医结合治疗,相辅相成。连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也多次赞许中医药的疗效远胜于西医治疗效果,而医疗费用与西医比较,低得不成比例,为国家节省的医疗费用以天文数字计,并让患者避免了挨针、插管的痛苦。还有民间医生张胜兵这个“编外中医”,一人治疗3000多例轻重患者,无一死亡,不能不说是个奇迹!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治疗更是靠中医药发力赋能。在我国抗疫决胜后派出的援外专家组中,皆有中医的席位。中医药在此次抗疫中所产生的作用,所赋予的能量,无不令国人刮目相看,令世人震惊叹服!中医药文化,这朵中华文化之奇葩绽放出的魅力,无不让人折服,迸发出的威力,喝退瘟神,无不所向披靡!充分展示了中国文化的自信!抗疫剧的主人公若让中医缺席,国人将是什么滋味?!即使是倍受争议的“苯酚穴位注射法”的创立者李跃华,也应在抗疫剧中予以反映,他也是“时代报道剧全景画卷”中的一个剖面,一抹色彩。李跃华现象,足以引发受众思考——面对灾难,跨入新时代,如何实事求是、客观辩证对待新生事物,如何改革创新我们的治理体系,如何改革创新我们相关的管理制度、规则规章乃至法律法规。文艺作品的最大价值,在于引发思辨的深邃性和推动创新发展的导向性!

  ——科技工作者,不应有缺!口罩,是此次抗疫中必需而又最紧缺的防护品。因为紧缺,还上演了某领导、某红十字会、某派出所以权谋私的闹剧;因为紧缺,我国援助日本的口罩等物资,竟然被美国兵半道打劫运到美国本土……在国人期盼、世人争抢口罩的危机时刻,歼-20总设计师杨伟率领他的团队,以火箭般的速度,设计生产出了全自动口罩生产设备,以每台设备每天300万只口罩的产能投入抗疫之战。这是何等的奇迹!何等的壮观!何等的辉煌!抗疫剧中的主人公,杨伟们焉能有缺?!还有那些争分夺秒研发新冠疫苗的科学家们,也不应有缺!

  ——默默无闻的志愿者,不应有缺!这场抗疫战,有多少普普通通的市民、村民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没有他们,医护人员哪有可口的饭菜就餐?没有他们,被禁足的各个小区居民,哪有菜米油盐送上门?没有他们,成吨成吨的垃圾,又不知要成为多少传染源!因此,抗疫剧中的主人公,志愿者不应有缺!

  此外,宅在家中亿万民众,尽管演绎出了千奇百怪的众生相,但绝大多数绝对的主流,是响应政府的号召,宅在家里不出门,不添乱,就是对抗疫做贡献!与国外那些争自由的“高贵人士”相比,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应予点赞,也应在不同的画面中呈现。

  据报道,《在一起》剧组的编剧、导演,皆是大腕级的文坛艺苑高手,自有充满正能量的价值取向。笔者不揣冒昧,建议将网友取向的主人公+笔者取向类别的主人公,从不同领域或侧面综合平衡,精选剧情所需要的原型人物,挖掘、提炼他们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使之珠联璧合,熠熠生辉,应可体现“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以小人物折射大时代,以小故事讲述大道理”的创作原则,应是笔者心目中感染人、启迪人、鼓舞人、教育人、引导人、激励人的“时代报道剧”!

 

  (2020.3.26于武汉)

 

  (作者系湖北武汉学者、资深报人)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