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论:也谈“破例”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20-08-15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栩】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最近有一部纪录片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名字叫《通往北京的道路》。这片子讲了5个对中国近代史有着相当影响力的外国人,乍一看没什么问题。可争议就在于,这片子在美化帝国主义殖民者,在表达“侵华有功”。没几天,这片子就在国内视频网站上下架了。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这片子一群人闯进你家,杀你父母,睡你老婆,还抢了你娃。最后丢下一句:这是为你好……片子下架是固然毫无疑问,可还是有网友换了个角度质疑:这片子为什么会上架?

  我国对文艺作品的审核判定一直被国民所诟病,分级制度在两会上提了十几年,如今连风声都没有。没有分级制度就没有一套硬性的审核标准。现今的这套“标准”朝令夕改如同儿戏、灰色地带大得没边、奇葩规定层出不穷。用一句经典来形容文艺创作者就是“带着镣铐跳舞”。

  但无论是多么奇葩的规定都会有破例的时候。2017年的那部全民现象级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虽说不是先例,但也是让审核部门开绿灯的范例。《人民的名义》无论是台词尺度还是剧情尺度不可谓不大,那作为谨小慎微的审核部门为什么会开绿灯?因为给这部片牵头的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破例了第一回就会有第二回、第三回。于是,这三年每年都会有几部由厅级以上的政府部门牵头的影视剧。

  这种“破例”现象好不好?好。因为涉及其中的几部影视剧的质量确实提升了,创作者们能自由发挥的空间也扩大了。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这种现象也有不好的一面。最为关键的是它并没有改变现阶段因审核制度而出现的乱象。近乎是“看心情”的审核标准能从中暗箱操作的空间也很大。这不,《通往北京的道路》不就是个例子。赞美侵略者的片子竟然能上架?审核部门为什么会通过?是疏忽大意还是暗藏猫腻?

  欣慰的是,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片方进行了自我分级的行为,在影片预告片上会写上观看建议,例如建议多少岁以上的人群观看。虽然这些举动依然挡不住有些父母硬要带着孩子观看,可这也说明了部分片方没把利益放在第一位,这些建议注定会将部分观众挡在门外,就相当于将部分票房或收视挡在了门外。在利益至上的年代如此作为一是要有勇气与魄力,二是有着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片方说到底也是国家公民,我们也不能强求每个公民都要有社会责任感。问题的核心还是在于没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与其屡次“破例”不如“先破后立”,尽快建议一套制度标准,让文艺创作者们能够尽情发挥。

 

  (作者简介:王栩,毕业于天津理工大学,现就职于湖北省松滋市杂文学会、松滋市东方书院,任职松滋市杂文学会创作部副部长,“东方乐读”微信公众号编辑部主任,系青年杂文家,其杂文《“佛系”与“丧”》荣获第四届“克权杂文奖”二等奖,《中国文化除了“博大精深”还有什么?》获第五届“克权杂文奖”一等奖)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