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吃派饭、逮虱子、硬骨头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20-09-25 【来源:未知】 【作者: 李志远】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在天津上大学期间,即1964年9月,我们“大三”学生,被派往河北省保定地区新城县,和蠡县来的县、社干部一起搞“四清”,前后共一年时间。我被分到方家务村(当时叫生产大队),在“四清”工作队当“秘书”,主要任务是搜集整理16个生产队的“四清”情况,也给工作队领导写点讲话稿、工作总结之类的材料。

  至今回想起来,许多大事小情都已经忘记,而在心底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以下三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其一,吃派饭。“四清”工作队规定,工作队员各人自找饭门,要到最苦的贫下中农家里吃饭,每顿交3角钱、半斤粮票。还规定,“不吃鱼、肉、蛋,不吃白面、豆腐”。这规定,做起来,也有难度。记得,有位同学队员,到一家吃饭,户主实在、热情,将白面条和黑色的薯干面条煮在一起,诚心诚意给他吃。这同学可好,太过“认真”,竟把白面条一根根挑出来,只吃黑面条。结果,户主觉得太见外,很不高兴,伤了感情。而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明白农民的厚道,所以灵活一些,在讲明“规定”要求的前提下,你做什么,我吃什么,末了多付点钱就得了。户主认可我的做法,彼此感情比较融洽。其实,我也是冒了风险,才突破“出牌常规”的。好在无人告发。我知道,像这样变通执行的,在工作队老干部中很有几个,只是大家心照不宣而已。事后想来,当时的规定也并没有错,但执行起来,应当从实际出发,讲求实际效果。而要做到这一点,是需要有点勇气和担当精神的。

  其二,逮虱子。每次汇报会,都由各生产队负责“四清”的领导(多是蠡县政府机关和公社头头)参加,由工作队队长或指导员主持,由我来作记录。与会人员,坐在土坯炕上或地下小凳子上,会场烟雾缭绕,还有一道很有特色的风景线:不少人,都是边说话,边逮虱子,逮棉袄上的或裤子里的虱子,有的还用手指甲挤死虱子,发出“啪啪”的声响。习惯了,互不嫌弃,反而发出阵阵笑声,笑虱子,也笑逮虱子的阵容。颇有意思。在农村,没条件,长期不洗澡,生虱子也就成了必然。无论怎样,从内心觉得,这些基层干部,有苦不叫苦,还苦中寻乐,着实朴素可爱。由于和他们朝夕相处、生活与共,我才对他们有了这种真切的感受。

  其三,“老毕是硬骨头”。汇报会上,常常是有的说,“我们队又放了个卫星——хх交代,贪污хх元钱!”有的说,“我们队也抓出个大鲨鱼……”听了这些报喜的话,工作队领导总是眉开眼笑,予以赞赏。而负责第16生产队“四清”的老毕同志,多少天来,每次汇报会上,总是紧锁眉头,闷闷不乐。该他汇报时,常常叹气道:“唉!我们不行,没收获。”有一次,工作队领导急了:“老毕啊,再无进展,就要换帅了!”即使如此,老毕依然故我。“出水才看两腿泥”哩。到最后的核实阶段,其他生产队的“四不清”干部,多数都翻了案,“战果”所剩无几。只有老毕那个生产队,“四不清”干部的问题,数额虽小,却始终如一,说明老毕实事求是、工作扎实,顶住了压力。一时间,人们啧啧称道:“老毕是硬骨头。”因此,“四清”结束时,在总结报告上,为老毕的求实作风和“硬骨头精神”,浓墨重彩地抹了一笔。事实再次证明,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是真而不是假,是实而不是虚。求真务实的,自然是老实人。

 

  (作者简介: 李志远,网名司马一夫,军休干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41年 7月 22日出生在河北省栾城县一个小农村,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参军入伍,退休前是正师、大校。主要写杂文、散文,也写诗歌。曾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北京日报》《杂文月刊》《唐山晚报》《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军内外几十家报刊发表千余篇作品。已出版《包含香味的玫瑰》《观钓偶感》《另类公道》《幽默与遐想》《人生碎片》《一枝一叶总关情》《灯下杂想》《李志远杂文选》等文集。曾获《人民日报》“金台奖”等几十个奖项)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