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生与活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21-11-28 【来源:站内原创】 【作者:刘家云】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第七届克权杂文奖_横.jpg


“生”是动词,亦是名词。作为动词的“生”,是出生,是生命,也是“活”的起点或原点,是某年某月某日的某个时辰;作为名词的“生”,是一生一世一辈子。

“活”是动词,且是使动词,它能使“生”由动词衍变成名词,即使生命从原点出发,一直延续到终点。这个过程便是人生,亦是通常所说的“生活”。

“生”是为了“活”,“活”是为了体验“生”、品味“生”、享受“生”的过程,丰富“生”的内涵。

无“活”的“生”,叫夭折。于自己而言,是无尽的悲哀;于父母而言,是无法接受的痛苦。

有“活”的“生”,是“生”的目的和追求之所在。有“活”的“生”,才叫“生活”。

“生”到这世界之后,得“活”下去,“活”是“生”的期盼与延续。“活”的关键不在时间上的长短,而在质量的高低,在内涵的丰富,在是否有尊严、是否体面、是否有幸福感、是否健康与快乐。

幸福、快乐、有尊严的“活”,是“活”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高境界。

没有尊严的“活”,谈不上有幸福和快乐。即便是伪装得再“风光”“高调”,也是对“生”的无端漠视与亵渎。

幸福、快乐没有定式,“活”的方式方法亦不可能有定式。泥鳅不可能拉到与黄鳝一样长。穷人有穷人的活法,富人有富人的活法;王侯将相、达官贵人是一生,凡夫俗子、贩夫走卒同样是一生。

谁都希望活得风光、活出人样来。可生活是无情的。总有一些人活得窝囊、活得苟延残喘;更有甚者,一旦遇到天灾人祸或患上不治之症,生命嘎然而止,这是一种悲哀,更是一种无奈。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人虽不提倡不求进取、安于现状,但也不能异想天开、好高骛远。否则,为了追求所谓的活得更好,有可能产生非分之想,干些有失尊严甚至违法犯罪之事,最后连起码的幸福、快乐乃至生命也一并被葬送。

“生”取决于父母,生在达官贵人家还是凡夫俗子家,自己无法左右;“活”虽与父母也有一定的关联,但并非决定因素,即使父母为你铺就了一条金光大道,但路还得靠自己一步步往前走。即便是父母在一旁看着,他们也不可能陪你一辈子。

不怨天尤人,不一味地依赖父母。要想活出人样来,关键还得靠自己。

生在富贵家,活在蜜罐里,每天锦衣玉食,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培养出的多为纨绔子弟,终有坐吃山空日;生在贫民窟,活在奋斗中,每天为改变命运而奔波,饭靠自己吃,路凭自己走,自食其力,终会有咸鱼翻身时。

“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说的就是这个理。

我们要感谢“生”,感谢父母将我们带到这个世界,让我们能在这个世界“活”一回;我们更要珍惜“活”,要“活”好当下,“活”得明白,“活”出尊严,不愧对生养我们的父母,不枉在世间走一遭。


(作者单位:湖北省大冶市检察院,系杂文家,其杂文《笼中鼠》获全国首届鲁迅杂文奖银奖)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