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战士与苍蝇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22-11-28 【来源:站内原创】 【作者:王栩】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杂文奖.jpg


我喜欢读鲁迅先生的一些“冷门文章”。之所以称之为“冷门”,是因为与先生的那些热度高的文章相比确实“冷门“。但我认为先生的文章有“冷门”是一种憾事。

我最近就读到了先生的一篇“冷门文章”,题目叫做《苍蝇与战士》,读完之后思考良久,于是决定写一篇读后。

《苍蝇与战士》字不多,仅300多字,其中一段我很喜欢。


“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来挥去他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随即,军阀政府主办的报纸刊登了《孙大炮放不响了》一文来嘲讽孙中山先生,鲁迅先生对于这种情况非常愤恨,于是写了这篇杂文怼了回去。

战士与苍蝇的故事古往今来一直存在。即使是一些有着不世之功的功臣名将死后依然有人会对他指指点点。会指指点点的人大致上可分几类,一类是对其有怨恨的人,一类是与其有利益之争的人,还有一类就是纯纯的吃瓜的了。

就比如说军阀政府嘲讽孙中山先生,这就是利益之争。而快百年后的今天在互联网上有网友仍拿“孙大炮”当作是一个梗、一个谈资随随便便地拿出来这就是吃瓜群众了。

也不是说吃瓜群众不能随随便便拿其当谈资,而是有些梗谈着谈着就成“历史事实”了。

当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时,就有那么两派人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争不过谁时,就有一派人说:“史书上的文字哪里是百分百可信的?”可这派人说出这话有想过方才自己阐述己方辩题时也是从另一本史书或者是听来的“野史”中参考来的?史书上的文字尚且不能百分百信服,何况是野史。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也得看看是什么样的史。

有人通读了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就觉得自己亲历了那风云诡谲的六七十年。有人在马路边的地摊上淘到一本《某某将军的秘闻》就以为自己仿佛参与了这位将军的一生,同理的还有就是在朋友圈或者微信群点开了一个带有“历史真相”的链接。

不说历史人物,如今,“战士”还没死哩,就有“苍蝇”急不可耐地上前营营叫着。在世界体育史上刘翔是无可争议的110米栏之王。奥运冠军、世锦赛冠军、世界纪录保持者集一身的可称之为大满贯,110米跨栏项目里刘翔是唯一一个大满贯(国际奥委会认可的)。参加了48次大赛拿到了36次冠军,6次亚军,3枚铜牌,1次第四名,2次退赛。而“苍蝇们”只记得他的2次退赛。孙杨亦是如此,被以暴力抗检(非服用兴奋剂)的罪名禁赛沦落到直播带货,“苍蝇们”闻着味就找去直播间各种嘲讽谩骂。要知道他只是禁赛,国际泳联并没有收回他之前的荣誉,他之前什么荣誉?世界泳坛长距离之王!

鲁迅先生这篇文里另一段我也特别喜欢,就是最后两段:


“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去罢,苍蝇们!虽然生着翅子,还能营营,总不会超过战士的。你们这些虫豸们!”


(作者简介:王栩,毕业于天津理工大学,现就职于湖北省松滋市杂文学会、松滋市东方书院,任职松滋市杂文学会创作部副部长,“东方乐读”微信公众号编辑部主任,系青年杂文家,其杂文《“佛系”与“丧”》荣获第四届“克权杂文奖”二等奖,《中国文化除了“博大精深”还有什么?》获第五届“克权杂文奖”一等奖)


编辑:东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