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建成的老小区。六年多前我们小区进行老旧小区改造。自来水管道全部换新后,我家的水压比以前低了很多。由于厨房及淋浴器的管道都是细管(厨房的是4分管,淋浴器的管可能更细),所以,一来由于管道细水压低并不明显,二来水压低一些使用起来也并无大碍。最使我堵心的是卫生间蹲便器的水压低。
蹲便器水压低使用起来极不方便,因为每次解完大手后,极低,甚至接近自然流出的无水压根本无法冲走大便。我们只好利用一个长柄的刷子将大便刷走。所以六年多来,我每次解完大手,刷大便器时都感到十分堵心,有时心里默默地说:“这都是自来水改造惹的祸!”
自来水管道刚刚安装完成后,我发现卫生间水压实在太低,于是我先找到了房管所维修站。维修站的站长说:“现在还没竣工,我们管不着。你得去找施工方(乙方)让他们看看怎么解决。”于是我又找到了乙方的代表。该代表立即打手机,找来管工的包工头,说明了情况。包工头来到了我家,看了看管道,又看了看蹲便器的水压。他说:“水压是低一些,但是我们的安装没有问题。如果有漏水现象我们可以解决,水压低的问题我解决不了。”说完,他就走了。
第二天,我又去找乙方代表。我要让他亲自到我家看一看,并找出解决办法。他到我家后,看了看管道,又看了看蹲便器的水压后,说,“我们是按设计及给我们的材料施工的。我们干的活没有问题。”我问:“那水压低的问题是怎么回事?你应当给我解决这个问题。”他说:“我解决不了,你找甲方的工程师吧,回去我跟他汇报一下。”
于是我又去设在我们小区,距我家不远的“老旧小区改造指挥部”,找到了既是负责技术的工程师,又是甲方代表的一名四十多岁、戴眼镜的中年男子。我让他亲自到我家看一看并找出解决办法。到了我家,“眼镜”非常仔细地看了看管道,又看了看水压,然后说,这我也没办法,我向上级汇报吧。说完,他就走了。
过了一段时间“眼镜”没有给我答复。于是,我又去找“眼镜”问,上级是否有答复。“眼镜”说,“没有答复”。
一气之下,我打12345(市政府的便民电话)。12345的回复是,他们打电话找了我们小区的“老旧小区改造指挥部”,让他们解决。
过了几天我又去找“眼镜”,他说,接到了市政府的电话,但是上级还没有答复。
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小区的自来水改造工程就结束了。施工队撤走了。于是我又打电话,问自来水公司,我们小区的自来水改造后压力是否降低了?自来水公司的答复是“没有降低”。我又去找自来水公司的技术人员。我要求将主管道通往阀门的那段短管及阀门恢复原先的一寸管和阀门(改造后是六分管)。他说:“那段管换成原先的粗管也不管事,因为水表是4分的呀。”他这样说,我还真没话可说了。
那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我找了六七个部门、单位、人员,打了无数个电话,来了五六个人到我家看情况。他们都不否认我家的水压低,但都没给我解决问题。怎么办?能找的地方都找了,那段时间我几乎到了心力交瘁的地步。只好忍着吧!
就这样,一忍六年多过去了。
前不久,由于水表到菜池子上方水龙头的那段铁管锈蚀实在太严重了,但这段水管又属于“自用部位”,于是我要将其换成塑料管。我从路边找来管工。管工换完管后,我有一搭无一搭地对他说:“我家的水压太低,厕所很不好使,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他说:“现在表前安的是老式的‘闸阀’,过水阻力大。如果换成‘球阀’过水时就没有阻力了。”我一听有道理,遂采纳了他的意见。我问价格怎么算?他说,再加100元。我说,行。我立即买来了“球阀”。管工到楼门外的窨井关了总闸门,泄光管道里的水,便开始拆阀门了。阀门拆下来后,他对我说:“你看,里边堵着呢。”我一看,果然连接阀门的管子头部位有好几块混凝土块堵在那里。清除了管道里的混凝土块,换上“球阀”后,果然管道水的压力大大增加,几乎恢复到改造前的水平。
当我看到管道被混凝土块堵塞时,突然想到在施工方安装室外主管道时的一个细节。当地下的平卧管通向我家厨房外的墙根处时有一个向上的弯头。为了不影响道路通行,安装管道的沟槽都埋平了,只有弯头处留了一个坑,弯头用塑料布封住,以防进脏东西。但当施工人员将要安装立管,掀开塑料布时还是有一些建筑垃圾掉到了弯头里。但是,施工人员并未清除弯头里的建筑垃圾,就安装立管。见到此景,我对现场施工的负责人说:“管道里有那么多脏东西,你们怎么不清除后再安装立管?”那位负责人说:“没事。沙子会被水一直往上冲,冲走的,石子水冲不动。你住一楼,对你没有影响。”现在看来,他说的也不能说全错。因为堵塞我家管道的既不是沙子,也不是石子,而是混凝土块。
您瞧,因为施工人员野蛮施工,与老旧小区改造的多家相关单位、人员尸位素餐、敷衍塞责导致的我家承受了六年多的卫生间水压低问题,现在我从马路边花100元雇来的管工(其实就是进城的农民工)给解决了。
不管怎么说,困扰我六年多的卫生间水压低问题终于得到解决,我感到欣慰。
(作者简介:王志广,出生于1950年11月,唐山钢铁公司退休工人 、大专学历、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发表杂文、评论等各类作品400多篇。有杂文入选漓江出版社2008年《中国年度杂文》,获得过“京万红杯”全国杂文大赛优秀作品奖,第四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中国文化基金会清明主题征文优秀奖等奖项)
编辑:张启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