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聊聊大明亡国的原因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24-07-22 【来源:站内原创】 【作者:胡正阳】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大明亡国,有朱家皇帝自己的智力低下的问题,有大臣利益集团私心和内斗的问题。我总结亡国原因有以下八个方面:

一,没钱。军饷拖欠几个月,官员薪水拖欠。皇帝缺乏财政高手。户部没钱,只有愚蠢的加田亩税一个找钱路子,与实际脱离,加到老百姓的日子过不下去了,逼老百姓造反。

大明就缺春秋范蠡、西汉桑弘羊这样的经济人才如果国家垄断一些最赚钱的行业,这样不加税,国家仍然不缺钱。张居正虽然改善了朝廷财政,但是也只是清丈田亩,这些在存量税源上做文章,要权贵田多多交税,当然侵犯了权贵的利益。

赚钱的行业,盐茶烟酒国际贸易,最赚钱的还是金融、钱庄,朝廷都没有涉足,且失去了货币发行权。

二,大战略摇摆的错误。联虏抗匪,与联匪抗虏,大战略不断改变。匪本是民,民过不下去了,逼迫造反。

招安与剿灭,大战略也不断更改。当顺民,日子过不下去。造反却能招安,能得钱还能当官,上面剿匪拨银子官员也有油水。实在是,想不造反都难。

三,权贵太多。最终还是亡于朱家本身。财富都花在供养权贵上了,清朝后期也是钱都供养八旗子弟。崇祯智力太低,没钱只知道加老百姓的税,加亡国了。

四,没有抑制投机。金融创新就是诈骗创新。对高利贷不打压反而保护。李自成也是借高利贷造反的。西安兵变也是士兵借高利贷造反的。

五,对东林党失控。皇帝智力低,就应该大胆分权给大臣,给东林党。非得按照皇帝的智力标准,把智力高对皇权危及的干掉,这样造成了国家管理层整体的智力低和没本事。

东林党,党同伐异,谁干事弹劾谁。什么国进民退?国家强大了,人民才有保障。可能农民军,满清兵,都是东林党扶持的,来对抗削弱皇权的,却不知道皇权与他们的利益其实是一体的。但是后来满清兵,东林党控制不了,奴隶干掉了主子东林党。

六,对内太狠,对外太优。打板子,凌迟,抄家,这些都是对内对功臣的。岁币,招安,安抚,这些都是对外人对外族的。亲痛仇快。匪本是民,是人民内部矛盾,不应该太狠。

抛开民族意识,满清入北京安葬崇祯皇帝皇后,没有动十三陵,重用举人范文程,汉奸孔有德死后举行国葬。相比抄家张居正,活剐袁崇焕是不是更得人心?

七,文化上缺少集体主义。不与时俱进,没有大局观,不团结,勇于内斗,怯于外斗。没有气节,只顾自己的利益,纷纷投奔外族。中国人智力过剩,就缺乏集体主义。雷锋精神,就是治疗中国人病的药。这种看起来有点傻的精神,正是我们需要的。

八,瘟疫,气候的问题。明末号称小寒武纪,气候变极冷,瘟疫让人口减少,极冷气候,满清不南进,就会饿死冻死。

核心问题,还是经济问题。经济问题的本质是能不能抑制权贵,能不能控制钱的问题。是政策问题,是战略和大局观问题,是用人问题。经济人才上不去,好不容易出了个张居正,时间太短,政策没巩固,死后却被抄家。赚钱的行业被权贵控制着。让朝廷控制一些赚钱行业和货币发行权,让朝廷强大,让朝廷智力高,很重要。大家都想看朝廷没钱的笑话,都想看没受过教育的木匠等皇帝的笑话,却忘了朝廷和个人利益,本来就是一体的。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天道本来就是从弱到强,再从强到弱。让穷人变富,让富人变穷,就是天道,就是好的政治。反之则会失败。要想保持不败,精神上要保持一个创业和草根的状态,不要搞富贵文化。那些酒池肉林,鹿台,华清池,圆明园,天上人间,罗马洗浴场斗兽场所有的富贵文化,都是亡国文化。

一个时代的政策,只是根据当时的政治而定的政策,并不是永恒的。那些开历史倒车的,如王莽这些搞复古穿越的,都是很愚蠢的。政策不合适了,就需要改革创新以适应新形势。文化不合适了,也需要改革创新。那些喊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喊祖宗的辫子不能剪的,都是很愚蠢短视的。


(作者简介:胡正阳,本名胡卫国,曾从军,系湖北省松滋市杂文学会会员,现供职于北京长城公司)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