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偶尔听到一些老干部的议论,觉得挺有意思,也挺有道理。因此,经过整理,发布于此,以与大家分享,并共同讨论和研究。
毋庸讳言,一个时期以来,在“一切向钱看”、道德滑坡的不良社会风气严重影响下,是毁了一些干部的,具体讲,比较突出的是,毁了两类干部。那么,毁了哪两类干部呢?
一类是,贪腐干部。客观地说,这些贪腐干部,原本也还是不错的。但是,“倾巢之下,岂有完卵”。他们在这样的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下,丧失了警惕,忘记了初心和使命,不择手段地投机钻营,拍马奉承,行贿受贿,从而“上去了”,高升了。不过,他们逃脱不了“爬得高,摔得重”的客观规律。一个个、接二连三地被查处,被刑罚,毁了政治生命。举例说,有那么个单位,主官张三、副职李四,先后因贪腐罪行,被判处“无期徒刑”,投入牢狱,过上没有政治权力、没有自由的生活。这是咎由自取,所以,人们不仅不同情他们,还会在心里狠狠地骂一句:“活该!”
另一类是,清廉干部。这些干部,德才兼备,工作兢兢业业,业绩突出,而且,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有口皆碑。只是,他们往往被称为“书呆子”“太老实”“不识时务”,他们还常常公开抵制一些“不正”“不公”“不平”之类,“得罪人”太多。因此,在职务的升迁方面,自然就“没戏”“靠边站了”。还以那个单位为例,中层干部朱武、杨六,单位每次“民意测验”,他们都名列前茅。按说,他们的提拔使用,已是铁板钉钉之事。然而,常常事与愿违,被单位领导以种种“莫须有”的“问题”和“不足”,而予以否定。他们的命运,使群众感到惊讶,也使他们个人“没了前程”,感到遗憾。本不该被淘汰的,却被淘汰了。这叫“逆淘汰”。不待说,这也是被“毁了”。
毛伟人曾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足见,干部的重要性,不可小觑,不可大意。而眼下这两类干部被毁,这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该是多么大的危害呀!因此,不能不引起人们广泛而高度的重视。
古云:“死者长已矣,生者常戚戚。”意思是,死了的人就长期过去了,而活着的人们经常有所忧虑。从眼下这两类干部被毁来看,他们的政治生命都“死了”,长期过去了,而后世的人们,则不能不有所忧虑。忧虑什么呢?要而言之,能不能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使社会风气切实有所好转呢?能不能使干部的任用制度,更科学合理一些呢?能不能使“群众意见”,在干部使用上起到重要作用呢?这些忧虑,如能尽快得到有效化解,从而使贪腐干部明显减少,使清廉干部明显增多,那么,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岂不是幸甚、幸甚!?
(作者简介: 李志远,网名司马一夫,军休干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41年 7月 22日出生在河北省栾城县一个小农村,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参军入伍,退休前是正师、大校。主要写杂文、散文,也写诗歌。曾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北京日报》《杂文月刊》《唐山晚报》《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军内外几十家报刊发表千余篇作品。已出版《包含香味的玫瑰》《观钓偶感》《另类公道》《幽默与遐想》《人生碎片》《一枝一叶总关情》《灯下杂想》《李志远杂文选》等文集。曾获《人民日报》“金台奖”等几十个奖项)
编辑:张启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