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这样的“保姆式”服务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25-03-31 【来源:站内原创】 【作者:陈思炳】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何为保姆?《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受雇为人照料儿童、老人、病人或为人从事家务劳动的妇女。”“保姆式”服务,就是像保姆一样,提供贴心、贴近、精准而无微不至的家政服务。从事家政服务,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社会职业,也应该是受人尊重的职业。 而本文所讲的“保姆式”服务,却是一些心怀叵测的人围猎领导的一种方式。

从有关媒体通报的案例来看,“保姆式”服务花样繁多, 从请客吃饭、安排旅游、借车借钱,到接送孩子上学、帮做家务、陪同老人看病……这些行为表面上似乎是出于关心和善意,但实际上,不法分子企图通过不断的情感渗透来获取领导干部的信任,一旦信任建立,便可能以此为跳板,进行更为隐蔽和复杂的利益交换。曾被称为“高铁一姐”的山西女商人丁书苗,为了在铁路上做生意, 可又没有靠山和资源,于是就去找当地铁路部门。她曾被人家拽出办公室,于是就天天蹲在领导宿舍门口。领导宿舍不关门时,她就进去,把领导的袜子、床单、内裤、衬衫、外衣,总之能洗的都全部洗干净。就这么洗,终于把领导感动了,最后给了她车皮。她靠倒卖车皮、“倒手”铁路工程项目等非法经营获利20多亿有的给领导当家庭义务采购员,如卢恩光未发迹前,“他每周都去给领导同志家里送菜、水果、各种肉食半成品”有的给有病领导当义务护工,张朝德(原云南昭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为住医院的时任省委书记秦光荣按摩捏脚。久而久之,与领导的关系密切了,感情浓了,回报是丰厚的卢恩光爬上了副部高位,张朝德当上了云南省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以上案例分别据中央纪委官网、中国纪检监察报、云南省纪委监委宣传部反腐警示专题片《围猎:行贿者说》)

这些人的“保姆式”服务,就是采取各种手段接近领导,与领导建立“感情”。比如你想升迁、想发财、想出名、想调动工作、想安排子女就业,就先和能办成这些事的关键人物打通关节。其手段或金钱、或美色、或珍宝、或投其所好、或称兄道弟攀亲结友,或划圈拉帮相互利用,或阿谀奉承互吹互捧……。“行得春风有夏雨”,投入“无微不至”的服务,有了“感情”之后,想办之事,便能如愿以偿,服务者甚至得到成倍效益的回报。

“服务”是循序渐进的,往往采取登门拜访、请客吃饭、日常小礼物等普通的人际交往形式,关系密切后,逐渐加大腐蚀的成本投入。服务者情感资源的输出,较好地满足了被服务者在物质精神层面上的所需,在长期被“服务”的过程中,个别党员领导干部逐渐适应甚至开始追求这种生活, 失守廉洁底线,贪图奢靡享受, 致使对服务者念念不忘、难以割舍,像齐桓公依恋易牙,汉文帝迷于邓通,唐玄宗喜欢安禄山,宋徽宗宠于高俅,乾隆爷垂青和珅, 乐于享受这种关系,最终都被“围猎”

“保姆式”的服务者,在披着“服务”的外衣里,均藏着一颗贪婪的心,服务者所图,仍然是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服务”的最终目的,是要“猎而食之”。 所以奉劝那些手中握有一定权力的人,当有人想方设法向你套近乎、抛媚眼、献殷勤、拉情丝、上门服务时,切要当心“服务”之后的陷阱。


(原载《杂文月刊》2025年第三期)


(作者简介:陈思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杂文月刊》《杂文选刊》等100余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200余万字。杂文连续10年获“安徽新闻奖”(其中副刊类6次获一等奖)和2022年度“中国报纸副刊奖”(二等奖)。多篇作品收进《中国杂文年选》和《全国散文作家精品集》。有50余篇文章被选进省(市)中、高考试卷作文模拟题。)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