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录:窘房人生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7-06-03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兴国】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我从部队转业地方前,一直在司令机关“帮国家腾麻袋”。如果按对口分配原则,转业时最适合进市委市政府机关,最不济也可以到与“党政”沾边的相关部门,继续较为轻车熟路地“腾麻袋”。但那时正值我国改革开放的“改革阵痛期”,军地组织都号召刚刚脱下军装的我们,继续发扬我军“主动承担危难险重任务”的光荣传统,为党排忧为国解难,到企业去建功立业。况且,那年月经商大潮汹涌澎湃,神州大地呈现一派“十亿人民九亿商”的非常景象,“停薪留职”是热门话题,“下海经商”则如火如荼。

  在此大背景下,不仅各级党政机关干部纷纷“跳下大海”,那些本来就在“海里”的企业科室人员也争先恐后“游向深海”。某商业企业在党政办科员一头扎入商海经营实体,其职位正虚位以待时,企业便以提供住房相吸引,到市军转办选中“文字工作能力较强”的我去填补“瘦缺”。本人由此步入陌生领域,成为边缘人群中的一员,与官本位体制渐行渐远……

  当时,从部队带回的四个“毛箱子”已运抵沙市,去军转办“挑中”我的那家企业,与我在部队长期从事的工作性质相去甚远。本来还想调换个较符合自己心愿的单位后再安顿,可事不待人,几个大“毛箱子”长久滞留火车站,多放一天就要多交纳一天高昂的保管费。再说,想在短期内调换个又适合我又有房子的单位,对初来乍到的我来说谈何容易?要求报到的截止日期眼看就到,我只得就坡下驴,权且先去这家企业落脚,等对地方情况不再两眼摸黑时另作打算。这是我在人生重大转折期,首次受制于房的“不二选择”。

  人家承诺提供的住房,尽管只是间20平米的“斗室”,但与只想要我这个人,却连1平米也无法提供的其他单位比,其优势就凸显出来。我这一“择优”落脚,该“斗室”就成为我们三代四口之家的卧室、起居室、会客室兼厨房了。在该企业改善住房条件遥遥无期的情况下,我提出自己一人先调出去的打算。人家说:你要走没问题,也不要先一个人走了,那就把老婆也同时调走吧。潜台词是“走人就得退房”,于是我不得不知难而退。这是我第二次受制于房。

  转业很久后,上级姗姗来迟的军转干部住房补贴款总算到位,情况才有所改善:企业在紧挨“斗室”的空地上,为我修了一间6平米的厨房,我们在厨房一侧靠墙摆上行军床,晚年单伴的老父亲,夜晚就有了较为安稳的栖身之处。“斗室”的门顺理成章改到厨房这边,原来门那边的通道,恰好可改造成儿子的活动空间。可是,当在那搭个小床后,就没法放哪怕再小的书桌了。活人不能被尿憋死,我苦思冥想一阵后眼前突然一亮,于是提出创意,老父亲自动手:将一块足够做作业用的木板,用活叶与窗框相连,平时靠墙而挂,做作业时以床当凳,将木板掀起,再用木头撑稳固牢,儿子做作业就“要多好有多好”了。为此,我们蛮有成就感了好一阵。

  再后来,眼看一“权且”就是五年,在对我应该说有知遇之恩的这家企业改善住房条件没有可能了,我就下决心跳槽到承诺提供一套崭新两室一厅的某乡镇企业。可好景不长,该企业兴盛期一过,房价的市场行情一看涨,原来随行就市交够钱让住,却迟迟没给办产权的房子,若不再成倍加钱,人家就不让继续居住等诸多问题接踵而至。

  我就在心里感叹:个人的利益与力量多么渺小啊!继而又在心底自嘲:看来我“命里只有八合米,走遍天下难满升”啊!

  好在儿子“书读出来”后,到上海找到工作没几天,就意识到“要不了多久,不仅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而且很多城市的房价,都还会更大幅度地上涨”。好在随后的十大几年,我们顺应房子从刚需到改善、房屋功能从居住到投资甚至炒作的历史性演变,通过一家人,特别是儿子不知疲倦的多番折腾,我家住房条件不仅一次又一次得到改善,还投资了商铺。但受制于房若干年的经历,还是对我本该更加顺畅一些的下半辈子,留下些许遗憾。

  2017/04/28

 

  (作者现居湖北荆州市沙市区,自由撰稿人。)

 

  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