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鹏当了七年狱警,早就听他说想调换工作。可是,上个星期天我打电话问他工作情况时,他居然说,他再也不换工作了,他要在监狱当一辈子警察。
以前,罗鹏老觉得干狱警既无生趣,又无作为,是什么原因让他改变了想法呢?昨天见面时,我才知道了谜底。
罗鹏给我讲了一个羁押犯人的奶奶探监的故事。
这位羁押犯人叫胡浩,自幼父母双亡,是奶奶把他带大的。他是因抢劫罪而判的刑。
胡浩的老家位于本省西部的一个山区。从山区到看守所有一千多里的路程。
罗鹏奶奶为了到监狱看望孙子,早在一个月前就从家里出发了。她没有坐车,完完全全是靠着两只脚,一步一步地走到这里来的。
罗鹏说:“罗奶奶到达监狱后,第一个见到的人是我。她从怀了掏出一个布包,一层一层地剥开它,数出184块钱的零钱,托我转给她孙子胡浩。当时,我问她;‘这次出门,您一共带了多少钱?’罗奶奶说:‘我一共才带了两百块钱。’我又问她:‘您一路上吃什么?喝什么?’她打开另一个包,向我们展示了里面几个散发着馊味,并且已经发霉的馒头。她说:‘路上口渴了,有时向人家讨点水喝,有时喝湖里的水,有时喝池塘里的水,有时喝厕所里的自来水。’听了罗奶奶的陈述,我哽咽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我把罗奶奶的情况报告给监狱领导。下午,我所在监狱的全体工作人员自发地组织了一次捐款活动。我们的想法是,决不能再让罗奶奶靠双脚走路回去,也不能让她老人家饿着、渴着回去。胡浩在得知我们的举动后,立即在地上磕头。为了避免他因情绪激动而伤到自己,我们制止了他,并且劝他一定要好好改造。胡浩泪流满面地对着我们大家说:‘再不改造好,我就不是人了。’”
听完了罗鹏的讲述,我的眼睛也全都湿润了。我突然觉得,一个人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的改变,有时就因为某件事,甚至某句话。
(作者简介:黄东升,男,1963年9月25日出生,大冶还地桥人,现居黄石,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心学校辅导员、中学校长、片区党支部书记,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北省杂文学会会员、黄石市散文学会会员、大冶市作协会员。198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已在地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散文、诗歌、小说、报告文学、教育教学论文、时事评论六百余篇(首)。)
编辑:杨东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