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剔在有些人的生活中已形成了一种习惯,总觉得别人永远没有自己做得好。对身边的事情一不顺眼,就说三道四、评头品足,从鸡蛋里面挑出骨头。挑剔是一种最恼人的毛病,会严重影响和谐与沟通。爱挑毛病的人不一定都有很大的能力,而是被一种狭隘的心理所占据,与人接触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缺少理解和包容。对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总想争一个上风,有时候别人一句无心的话,都有可能让其记恨于心。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见和意识,没有人总会依照别人的想法去做事。这就需要我们尽量减少对他人的挑剔。自私的人容易犯一个低级的错误,就是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而别人做什么都是错的。这种低级的想法,会把自己逼向另一个极端。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主体,谁也没有权利去主宰另一个人的思维。挑剔只是没有达到自己的意愿而发的牢骚,只会在彼此的心里产生不愉快的隔阂。挑剔给他人造成的是一种压力,而真正能改变一切的是鼓励。我们要学会欣赏,而欣赏是一门学问。 欣赏他人的谈吐,能提高自己的口才;欣赏他人的大度,能开阔自己的心胸;欣赏他人的善举,能净化自己的心灵。欣赏他人,其实就是少一点挑剔,多一点信任;少一点冷漠,多一点热情;少一点鄙夷,多一点仰视。欣赏多一点,矛盾就会小一点,误解就会少一点,距离就会近一点。我们都愿意成为一个受人尊敬、被人喜爱的人。如果被人这样称赞我们,我们就更乐于这样做,我们就可能因此变得越来越完美。正如《弟子规》中所说,“道人善,既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其实做人最怕的就是斤斤计较,芝麻大的事却要反复在嘴里咀嚼,令人生厌。鸡肚小肠的人不会拥有一个良好的群体,而是慢慢把自己孤立起来。做人要有自知之明。当有人在我们面前沉默或是躲避的时候,那不是别人排挤我们,而是自身在某种言行上出现了问题。每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更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对比他人的短处来抬高自己。那样不但不会抬高起自己的身价,还会降低自己的素质。做人不要盯着他人的弱处不放,而是在他人身上找到亮点,来对照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进一步强化自己,给自己某种层次上的改变。谦虚是一个人体内蕴含的最强大动力,只有谦虚才能认清自己。 做人心胸要宽大,与人相处要舒服。很多事情的对与错只是自己的单一看法,不要以为我不满意,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很多人的自尊,就是被这种口无遮拦的言词伤害了。与人交流多少要顾及一下他人的感受,不要觉得我说出来了,我痛快了就完事了。要知道这种快乐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挑剔还会给身体带来各种疾病。因过于计较而闹心,因占不到便宜而心痛,致使气血逆行,会给身心带来极大的伤害。这都是医学上的考证,不是危言耸听。很多实例足以证明这一点。曾经最嚣张的人,到最后往往是最消停的人。他们的身心严重超过了负荷,已经没有能力去扩张那种气焰,能够活着就不错了。
一句鼓励的话语,一阵赞赏的掌声,会使一颗疲惫困顿的心感受到一股阳光般的温暖。这股温暖,会转化成蓬勃向上的动力,许多奇迹就是这样被激发出来的。一位哲人说得好:“有一种内在的科学规律——我们赞美什么就增加什么。通过赞美,我们可以把一个怯弱者变成坚强者,把一颗恐怖的心灵改造成和平而自信的心灵;使极度神经衰弱者恢复平衡和力量;使将倒闭的企业重新兴旺发达,获得成功;使不满足变成满足和支持。”生活中,知人不必言尽,留些口德;责人不必苛尽,留些肚量;得理不必争尽,留些宽容;凡事不必做尽,留些余德。多一些扪心自问,少一些争执指责;多一些观心自省,少一些挑剔苛责,我们的人生就会多一些欢愉。
(作者系湖北省杂文学会会员、松滋市杂文学会会长、《松滋杂文》主编)
编辑: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