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笔记:搜歌记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8-07-1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唐汇寅】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最近,有个同学组织了一场全民K歌活动。我跟他学K歌时发现,手机录歌的音质音色都不咋的。其好处是设备简单道具少,随时随地都能搞;再就是搜歌能力特强。歌厅电脑点歌的程序中,有通过字数找歌名的,或找某原唱歌手的。然而,我对好多歌名及其原唱歌手都不甚了然,因而有很多歌没找出来过。运用全民K歌,只须输入一句歌词就弹出歌曲了。

  参加这次K歌的大都当过知青,大家颇为怀恋那时的歌曲。我记得最流行的一首知青之歌名为《异乡怀想曲》,结果手机上弹出的歌大谬不然。输入末句歌词“莫要奔异乡”也不对劲。因为那时文化跟物质一样匮乏,书店里除了红宝书,就是8个样板戏,随处只闻吊嗓子“临行喝妈一碗酒”,人们的音乐爱好倒保持了高度一致。知青歌曲全是私下流传的手抄本,很多歌词根据各自的情趣进行了随意改编,错漏难免。武汉知青就改出歌词“什么时候才能听见江汉关的钟声响”,借以表达他们渴见白发父母的期待。

  我用首句歌词“离别到这里不知多少年”终于搜出了这首《望故乡》,其旋律完全相同,歌词却大同小异。原来是根据朝鲜民歌《异乡寒夜曲》改编的,与我记忆的歌名谐音。它是上世纪初日本侵占朝鲜后,流亡到中国的韩国人传唱开来的,流露了他们思念故国肝肠寸断的凄苦情结。因其中的很多歌词都被知青改写了,加上它的旋律也很契合下乡知青的处境和心态,因而在知青中传唱最广,所以也叫《知青之歌》。

  当时县以下中学生都下乡在本地,他们原本生活在农村的包围之中,对乡下生活的适应性稍强一些。远离故土的大城市知青最苦,其中大部分初中生尚未成年,用现在的劳动法来衡量,驱使他们下乡劳作属于非法使用童工。但那时法律也同样匮乏,只有最高指示统管一切。他们乍到一个生疏的环境一派茫然,大铁锅里的米饭滚开后顶起了锅盖,有的竟然抱几块砖头压上去。贫下中农给予的再教育就是一些相传上千年的简单劳动技能,并没有什么推动社会进步的创新举措。路遥就有小说表明,反倒是知青把现代文明带到了农村。

  一年多后,被招工回城的知青如释重负,没有得到提拔的心急如焚。一些土皇帝见到如花似玉的知青少女,恰似猪八戒碰见了嫦娥,有了提拔招工的权力便大行其奸。福建教师李庆霖反映知青无米之炊的信也递到了伟大领袖手中。我有个亲戚因为政治原因始终得不到提拔。他千方百计把户籍转到外县投亲靠友,通过关系参军才结束了度日如年的困境。现在他好了伤疤忘了疼,竟高调唱起了“青春无悔”,说经过下乡的磨练才得以成长。既然如此,何不搞几次野外求生训练,就像解放军拉练、大学生军训一样。

  还有人说,下乡造就了路遥、王小波这一批作家。此话似乎有理,因为高尔基、沈从文都只读了小学。但是,知青中却很少产生国家更需要的科学家。易中天、王立群仅靠下乡没有用,都是后来读了大学才成为教授,很多高干的硕士博士头衔也是再教育的成果。假如知青们能够连续读书,一定会涌现大批的科学家、文学家、法学家、经济学家。即便在路遥这批作家中,也大多重新跨进大学殿堂或在作家培训班深造过。王小波虽然写了不少知青生活的作品,他却丝毫不感激下乡恩赐给他的财富。况且,没有上山下乡的年代,王蒙、刘绍棠等优秀作家也层出不穷,知青作家远不如那时多。

  诗言志,歌咏情。重庆等许多城市知青都编写过知青之歌,如实诠释了当时知青感觉前途无望的迷茫。南京知青任毅写的一首因被莫斯科电台播送,使他成为“创作反动歌曲”的现行反革命犯,判了十年有期徒刑,1979年才获平反出狱。好在改革开放终止了上山下乡政策,数百万离散家庭才得以团圆。“留”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只剩下几个培养提拔上领导岗位的典型人物。

  如今时过境迁,以眼前的一时得意去掩盖历史的真实,实属悲哀。正视历史,面对现实,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是人间正道啊!

 

  2018/7/2于上海南箐园

 

  (作者系湖北省杂文学会会员、松滋市杂文学会顾问,其杂文《刘项还是要读书》获第四届“克权杂文奖”一等奖,杂文《贪腐的起点》获第三届“克权杂文奖”三等奖)

 

  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