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幸福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9-03-19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鸿儒】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幸福,真是个浅显又深奥的概念。很多人有很多种看法。

  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幸福感。想当年挨饿,能吃饱就幸福。后来吃饱了,感到很一般,想吃好的。现在吃好了,还不幸福。丢弃的美食(烧饼、面包)就是证明!

  幸福感在变化。传说某国王打仗时被追得又饥又渴,向一位老人讨饭。老人给他一碗嘎达汤,他吃得很香甜。问其汤名,答“珍珠翡翠白玉汤。”后来他当了皇帝,山珍海味吃腻了,想起“珍珠翡翠白玉汤”,命人做,怎么也没有了当年的味道了!

  幸福是人们愉悦的感觉。上述两种情况为啥幸福感变化了?幸福是痛苦后,许多哲人,如叔本华、尼采都这么认为。我说有道理,这个世界是相对的,所以幸福也是相对的。我们过去搞忆苦思甜,新社会比旧社会幸福;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年,前后对比,比以前幸福。饿使饱幸福,劳累使休息幸福,疾病使健康幸福。痛苦是幸福的前提,饿了吃糠甜如蜜,就是这个道理。任何人都不能举出幸福的绝对标准。

  人的幸福,是物质、精神两方面的(狗啃骨头,猫吃鱼的幸福是动物的)。不是有人生三层楼之说吗?说大多数人在一层楼,为衣食奔波。有人不满足,到二层楼,享受文化艺术生活。第三层是宗教信仰。但请不要忘记,没有“一楼”,上面都是空中楼阁!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也就常常被忽略了。如“文革”时,国民经济搞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人们的温饱都成问题,还高喊:“就是好,就是好!”不知好在哪里?

  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才开始改革开放,才走上国强民富的道路。这是经过痛苦摸索才找到的道路。那么,幸福仅仅是物质上的享受吗?那就是“狗啃骨头,猫吃鱼”式的幸福了。叔本华认为,沉溺在感官快乐中的人,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他批判纨绔子弟花天酒地的生活,说这是精神空虚的表现。这和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是一个道理。人必须抛弃物欲的诱惑,追求正确的精神追求。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内心的充盈才是最大的幸福。

  老子云:“知足者富。”知足者是富有的,人们常说知足常乐也是这个意思。许多人感到不幸福,是因为爱和别人比,我和他差不多,他为啥比我工资高?我能力比他强,吃的苦比他多,为啥……。这一比,没有了幸福,反多了痛苦。这种横向之比没啥好处,应该多纵向比较:我和从前比,有这么好吗?过去看露天电影,操场上挂个银幕,坐在自带的木凳上津津有味。今天,躺在被窝里看彩电,这个频道不好再换一个,哪个幸福?许多人,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作者简介:刘鸿儒,农民,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黑龙江作协杂文专业委员会理事)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