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君子此生:吾之求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21-09-05 【来源:站内原创】 【作者:朱晴方】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国画君子此生.png


君子,是儒家最尊崇的人,简单点说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者,一辈子就要“仁、义、礼、智、信”不离身,居庙堂之高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处江湖之远就要“穷则独善其身”,等等。总之,君子,就等于品格高尚,鹤立鸡群,不同凡夫,为人景仰。

我们民间心目中的君子,不成文的标准大致是:思想睿智领先,做事光明磊落,说话礼让谦和,起码为人正派,没有任何邪念,见财不起贪心,见色不生淫欲,如果“饥寒无盗行,坐怀不乱为”,更是十里八里传颂的君子一个。

一辈子喜读儒家经典的我,不用说也想当君子。遗憾的是,我出生乡野草根,从小耳濡目染的是乡邻们的狭隘自私、动辄粗俗“国骂”之类;及至成人离家混入社会,遭逢的是极左路线、阶级斗争所造致的狼性压过人性的非常境况,遇到的是物欲横流夹带来的假冒伪劣、见钱眼开、世风堪忧的转型时期:故而罕见君子,也就无从“近朱者赤”了。

但是我骨子里还是有君子身影,还是仰慕君子、学步君子。至少说我做到了父亲在我儿时训诫我的话,即“你要做到:不要转过身人家就戳你的背脊骂你的娘”;自感欣慰的是,与我一起工作几十年的某老权威人士评价我“你这个人正派”。仅道我做过的一件事来说明我在追求君子的路上:数年前,一位画家朋友倏然离世,我自然悲伤。原本一个比较贫寒的五口之家顶梁柱,就这样倒下了,我悲哀中难免生出几多怜悯之情。朋友走了,我欠他的愿,即我俩合作的一幅长17米左右的诗书画长卷,还未被人收藏。记得他来我所在的画院作画时说:“晴方兄,这幅长卷如果有人买,我能够得到两万块钱,就满足了!”可是,迄今还躺在阁中。须知,他与我合作的这长卷,还有放在我这里的几幅旧画,他的家人压根不知晓。待我协助办了他的追思仪式后不几天,我就同一位他生前的朋友去他家看望,递上了两万元现金给他的遗孀,以告慰他的遗愿。他的妻子深感意外。此后,又陆续推销完他放在我这里的几幅画作,大约卖了一万一千多元,也登门给了他的妻子。他的妻子同样感到意外。我心目中的君子,起码不能昧良心啊!

残酷的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时代,我所遇的君子实在罕有。但我降低了君子的标准,即敬重我,礼待我,平等看待我,背后不诋毁我不使绊我,并且不是千夫所指的“小人”,如此者流,就是君子。这样看来,我身边的君子还是不少。

我还不时见到另类君子。常见在文人笔下,在丹青手中,“梅、兰、竹、菊”就是他们心中的“四君子”。当然,它们分别象征着傲、幽、节、隐四种品质。梅,不畏严寒,一身傲骨,可谓耿介品洁者;兰,静守空谷,幽溢芬芳,可谓禅定贤达者;竹,四季长青,清雅虚心,可谓高节淡泊者;菊,凌霜独放,远离世俗,可谓隐逸淡定者。

而我笔下尤其是我心中的另类君子,不是梅、兰、竹、菊,而是莲荷。或许是受周敦颐《爱莲说》之影响,更确切一点说,是我一生的喜好与无数次观赏莲荷而形成的。如果要我来提炼评价莲荷的品格,周敦颐早就代言了,而且无人出其右。然则,我又如何来评价它呢?实在是力不从心、文笔不逮,只好另寻蹊径。于是,在这个辛丑酷热的伏天,在这个“新冠”又逞威的日子,在这个芙蕖怒放的荷月,我要用一幅画来表现它。我想,人生是有从孩提到青壮到暮年到魂归之历程的,而莲荷不也如此么?春天里,它吐出箭荷,点缀着没有生机的池塘;夏季里,它就满塘田田,大妍凌空绽放,美不胜收;秋季里,它就换装赭颜,带着它的莲蓬种子,半老徐娘分外俏;冬季里,它就化为肥藕默默地躺在泥地的深处,以待来年它的后代出秀。激情中,我泼墨挥毫,很快就完成了一幅6尺长条的国画《君子此生》图。

《君子此生》图由4小幅画组成,分春夏秋冬4个季节构思。春天是箭荷初露,稚嫩可掬,我赋予它的题诗是:“一出水时即非凡,如箭似贝世少见。不负春天好光景,明朝满塘舞翩跹。”夏天是莲叶蔽日,荷花绽美,我赋予它的题诗是:“烈日当头知了哭,我却凌空绽笑容。万顷碧浪送凉爽,亭亭大妍不凡同。”秋天是赭容一新,莲蓬蓄籽,我赋予它的题诗是:“瑟瑟秋风透心凉,一身赭容倍漂亮。休道晚年少血气,此时未必输王嫱。”冬天是肥藕丰收,干枯莲蓬孕籽,我赋予它的题诗是:“走到冬季万物枯,又见肥藕获丰收。莲蓬孕育孩儿多,来年下代更出秀。”

《君子此生》中的莲荷这一生,是有不凡品质的一生,是默默奉献的一生,是讨人喜爱的一生,是“水陆草木之花”中的君子!还是借用周敦颐的话来评价它的品质吧——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

一个人能有莲荷这般“此生”,就不枉来这世上走一遭,就可以为君子了。

这辈子,我是做不到莲荷般之“此生”的,但我尽力使自己有所追求,拿父亲的话说“脸上搭了这张人皮子,就要活得像个人样”。我理解父亲心中的“人样”,大概是:不要俗气,不能寒碜,不做混混,不昧良心,不整人害人,不偷鸡摸狗,不惹是生非,不欺软怕硬,不倚强凌弱,更不用下三滥……。父亲心中的“人样”,还有最基本的“修身”,他教育我们“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相”,就连吃饭也得有个“吃相”,比如吃饭时要坐正,用筷子夹菜不能满盘翻选,咀嚼时不能两唇咂出响声,吃完饭筷子不能搁在碗上……

当然,父亲教育我的为人标准看似不怎么高尚,仅仅限于一己修身,而对于社会缺少“兼爱”成分更谈不上什么奉献;但凭我几十年的人生阅历来论,严以律己,干好本职,不给社会添乱,不给他人添堵,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不也是奉献?

儒家君子的对立面是小人。这辈子,我可以肯定地说,我瞧不起小人,我绝对不做小人!


(作者为重庆市杂文学会副会长,杂文家、书画家)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