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怀念母亲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23-02-20 【来源:站内原创】 【作者:罗光芒】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2023年农历正月十二凌晨3时许,我慈爱的母亲彭兆英同志与世长辞,享年90岁。

称呼母亲为同志,是因为她和我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中国共产党党员!

母亲是一个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人。新中国成立时,母亲刚刚成年,她听党的话,响应政府的号召,不怕苦,不怕累,凡事冲在前面,风风火火,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洪流中,人们赞许地称她为“彭大脚”。她担任过“铁姑娘队”队长、大队妇联主任。1958年,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火热工地上,母亲面对党旗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65年来,母亲坚持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2021年,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前夕,母亲荣获中组部颁发的“光荣在党五十周年”纪念牌!

成为一名女党员,是母亲一生的荣耀!


乐罗光芒散文怀念母亲.jpg


我父亲是上门女婿,1955年底和我母亲完婚。当时,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祖国需要年轻人应征入伍,保家卫国。父亲想参军,母亲坚决支持,把新婚不久的丈夫送到了军营。

父亲当兵一走就是五年,五年里,母亲既要参加生产劳动,又要照顾家庭,还要协助父母支持妹妹、弟弟读书,直到高中毕业(母亲的妹妹,我的二爹1964年松一中高中毕业;母亲的弟弟、我的幺爹1966年荆州中学高中毕业)。

父亲复员回乡后,母亲接连生下了我、大妹、小妹和弟弟四个。这一时期的母亲,真的叫“含辛茹苦”,既要照顾四个未成年的孩子,又要出工挣工分(生产队分口粮和物资主要依据是工分),母亲属“半边户”(父亲复员后安置在县邮电局工作)。参加生产劳动挣工分、照顾家庭、哺育孩子的重担几乎都压在母亲肩上。

父亲很有性格,与我的爷爷、奶奶时有不和,常有争吵,母亲夹在中间,既要劝说丈夫,又要宽慰父母,那真是“身心俱疲”!但在母亲的艰苦努力下,家庭和谐幸福仍是主旋律。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母亲都从容面对,并设法改变。

母亲是个好女儿。她听父母的话,像一条不知疲倦的老黄牛,默默地为家庭奉献。母亲的母亲、我亲爱的奶奶,晚年因劳累中风,瘫痪在床六年,母亲伺候我的奶奶六年,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只有母亲知道。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我的母亲就是天下难得的大孝子!

母亲是个好妻子。丈夫在外参军五年,她守身如玉;丈夫在外辛勤工作,母亲非常体谅。只要父亲回家休息,母亲总是想方设法做两个好菜,让父亲喝两杯。晚年,父亲因高血压,三度中风,三次住院治疗,前后六年时间,最后一年卧病在床,母亲不离不弃,耐心伺候,直到把父亲送走!照料卧病在床的母亲和丈夫前后七年,我的娘啊,您该是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

母亲是个好妈妈。在那相对艰难的岁月里,她先后生养了我们兄妹四个,虽然我们也吃过苕饭、菜饭、萝卜饭,但母亲尽其所能,和勤劳的父亲一起,把我们一个个抚养大,给了我们安宁的生活,读书、就业、结婚、生子,母亲一直在辛苦地支持、帮助我们,还一个一个地帮我们带孩子。再苦再累,母亲都没有怨言,不求回报!

母亲是个好邻居。无论母亲在哪里生活,她都与人为善,和周边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尊敬。母亲离开三中已近20年了,教工宿舍的老教师一看见我,都会向我询问母亲的身体状况,并要我向母亲问好。我每次去学校旁边的菜场买菜,卖肉的两位女老板都会打听母亲的情况,祝母亲健康长寿!

母亲是个热心、善良的人。在我读书期间,家里比较困难,但只要有同学来访,母亲总是笑脸相迎、热情接待,想方设法做菜做饭招待她们,宁可自己喝稀粥就咸菜。杨深泉、曹其华、杨泉、郑启美、赵英德等同学一直念着母亲的好!母亲一辈子热心快肠,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哪怕自己也不宽裕。近邻邹家家境困难,无力供孩子读书,但孩子学习成绩很好,迫切希望上学。母亲得知情况后非常着急,一方面上门做孩子父母的工作,要求继续让孩子读书;一方面亲自跑到学校,找校长反应孩子的家庭情况,请求学校给予关照。母亲还拿出自己都舍不得用的私房钱给孩子。在母亲的热心帮助下,孩子顺利地完成了学业,并考上了大学,现在已是国家栋梁之材,每次回家探亲,都要上门看望、感谢母亲!

母亲是一个节俭、不给别人添麻烦的人。每次孩子们给她买衣物食品,她都说:“我还有,别浪费钱。”每次孩子们给她零用钱,她都说:“我还有,你们留着,花钱的地方多。”每次我给她买药,她都说:“多少钱?我给你。”写到这里,我已泪流满面,我的亲娘啊,我们的钱不给您用,给谁用啊!现在您走了,我们给您用钱的机会都没有了!

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孝敬父母、守家如玉,吃苦耐劳、乐于奉献,不惧困难、勤俭持家,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就是母亲身上闪光的优良品质,也是母亲留给后人的传家宝!

母亲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留下的优良品质和优良家风将永远伴随着我们!

母亲晚年,一直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

母亲的妹妹、我的二爹彭兆玉,母亲的弟弟、我的幺爹彭兆维、幺妈李邦英,虽然也已年过七旬,但每年的重要节日、母亲的生日,他们都会回到老城,带着礼品、红包看望母亲。在母亲人生的最后时刻,年近八旬的二爹带着一家人来看望母亲,并连续七天守护在母亲身边;幺爹、幺妈春节后感染了新冠,身体非常虚弱,但幺爹仍然冒着危险赶到老城见母亲一面!

家雄爹、家柱爹等众多亲友或来到家中探望、或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关心母亲的身体状况。

弟媳刘芳的母亲、我们的亲妈,多年以来坚持到家中陪伴、照顾母亲,让母亲不孤独。

母亲的姑妹、我的小幺爹也常常抱着病体来到家中看望母亲,陪母亲唠家常。

我的爱人邓继琼老师的姐姐、哥哥、弟弟居住在全国各地,平时在电话中经常关心母亲,只要回乡探亲,都会来看望我的母亲。母亲去世后,他们第一时间打来悼唁电话并转来慰问金,幺弟和三姐夫更是专程来到老城家中,代表众姊妹送母亲最后一程。

我们的好邻居昌英爹、昌奎爹夫妇,王克明、陈兰夫妇,蒋文芬同学,邹应权夫妇,魏师付夫妇,代朋的爱人,应玉幺妈,王之新夫妇,邹时华夫妇等,经常关心母亲的身体状况,有空就来家中陪母亲说话。

在母亲年老体弱和生病期间,我们几姊妹及家人团结友爱、积极尽孝,给了母亲极大的安慰。

母亲晚年生活在老城弟弟家中。弟弟罗光行常年在外打工,但只要在家期间,他都积极主动接过照料母亲的担子,任劳任怨。在母亲弥留之际,他主动要求值夜班;在母亲治丧期间,他全盘负责,忙里忙外,熬更守夜,人都累掉了像。弟媳刘芳更辛苦,既要到厂里上班、加班,又要干家务活,还要侍奉母亲,一日三餐,洗澡换衣洗衣,端茶送水,换纸尿裤,每天夜里起来好几次照看母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母亲病重后,她直接辞工回家,全天照料母亲,母亲卧床很久,生活不能自理,但没有生褥疮,房间总是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异味,这都是刘芳妹的辛劳和付出,何其难得,令人赞佩!侄儿彭其星在镇上邮储银行上班,下班回家后就帮母亲做家务,照看奶奶。在母亲治丧期间,他一天一夜没合眼,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

大妹彭中晔多年为赡养母亲提供资金和物资支持。去年7月得知母亲住院,毅然放下照看孙子的重任,从广州女儿家中赶回侍奉母亲,24小时守护在母亲床前,不辞辛劳!母亲出院后,又到老城家中服侍母亲一个多月。母亲便秘,大妹带上乳胶手套从母亲肛门里往外抠大便。为防止母亲生褥疮,大妹坚持定时为母亲翻身,每天为母亲洗澡、擦身、扑粉,真可谓细致入微!今年春节前后,在母亲弥留之际,大妹赶回家中,在母亲房间铺一张小床,全天照料,孝心感天动地!外甥女华华和爱人毛小明坚决支持母亲行孝,春节期间专程来看望奶奶。

小妹罗光红在县城上班,平时利用休息时间定期回老城看望母亲,买吃的、用的,还给母亲零花钱。小妹爱干净,一回到家中就做卫生,协助弟媳刘芳给母亲洗头洗澡、剪指甲。母亲住院时,她请好假赶到医院照料,一干就是一个多月。妹夫王业红支持爱人尽孝,并精心准备母亲住院期间的饭菜。外甥女婧婧也很孝顺,经常陪母亲来老城看望外婆。治丧期间和姐姐刘昭积极帮忙,做事认真细致。

我的爱人邓继琼老师是个好媳妇,在母亲和我们共同生活的日子里,小邓对母亲非常尊重、非常和善,婆媳关系相处友好,彼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母亲回老城后,她经常催促我回家看望母亲,每次回去都要给母亲带礼物,给零花钱。母亲住院期间她经常去探望,做好菜送到病房。母亲出院后,她主动在经济上支持我,帮我行孝。母亲治丧期间,她把所有细节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保证了母亲丧事的顺利举行。

儿子罗其琪由我母亲一手带大,祖孙之间有很深的感情,平时常带爱人刘昭和女儿罗伊涵回家看望奶奶,尽孝道。母亲治丧期间,他一天一夜没有合眼,积极主动帮忙。

特别要提一提我的孙女罗伊涵,虽然只有六岁多,但是十分懂事,非常重亲情。平时回家,她总是一声接一声叫“太太”。正月十二早上醒来后,得知太太离世,她跪在太太遗像前上香、烧纸钱、嚎啕大哭;正月十四早晨太太出殡,她更是哭得昏天黑地,令现场所有亲朋好友无不动容,流泪!

母亲走了,走得很安详;

母亲走了,走得很温馨!

慈爱的母亲,您安息吧!您永远活在子孙们的心中!我们永远怀念您!来世还做您的儿女!

送别了母亲,我有两大遗憾:一是年轻时奋斗不够,没能为母亲颐养天年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二是在母亲的晚年,陪伴和侍奉的时间太少!

跪求母亲原谅!

 

感谢所有的亲朋好友送别我的母亲!

感谢松滋市教育局、市个私协会领导前来悼念我的母亲!

感谢松滋三中七八届的同学们送别我的母亲!

感谢周边各位邻居送别我的母亲!

感谢江心村委、村委会!

感谢为母亲治丧提供服务和帮助的各界人士!


(作者系湖北省松滋市体育局原局长、市政协原常委)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