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随笔:他在城中村口摆了18年地摊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7-01-07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杨向明】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2017年到了,该写些什么迎接2017年呢?想来想去,我还是讲一个故事吧。

  前不久,有天傍晚,我路过单位附近的城中村口。老张正在摆水果摊。他热情地向我打招呼。

  “买几斤苹果吧,好久没照顾老张的生意了。再说,加班饿了可以吃!”我心里这么想,便走了过去。

  老张认真地帮我挑苹果。看着他粗糙的双手,我感叹道:“时间过得真快呀!您女儿该上中学了吧!”

  老张望着我,咧开嘴笑道:“大女儿今年大学毕业,都已经上班了。小女儿刚上大学。”

  我一下子懵了。我记忆里怎么还是两个小丫头戴着红领巾蹦蹦跳跳的样子?

  我又问道:“那小儿子呢?小儿子才上初中吧?”

  “儿子上初三,”老张又笑着叹气,“唉,他没姑娘听话,学习成绩不好。”

  我说:“等小女儿大学毕业,上班了,您就可以轻松一些。”

  老张说:“现在工作不好找。老大学的是会计,收入不高,只能顾她自己。老二学医,希望以后工作能好一点。”

  我问道:“天气这么冷,怎么不租个门面呢?”

  老张回答:“这附近都找不到合适的门面。门面租金也蛮高,租不起。么办呢?日子就是这么过的。生活总会好的。”

  我还要赶去上班,没和老张过多寒暄。去单位大楼的路上,我的脑海里总是浮现老张的微笑。这么多年,每次老张跟我打招呼,都是那张笑脸。

  夜里,我慢慢回忆,回忆老张摆摊的时光。

  2001年初,我来到现在的单位上班。离单位老办公大楼50米左右,就是城中村入口。那时候,城中村的楼房越盖越密、越盖越高。村口尤为热闹,除了老张摆的水果摊,还有一个水果摊,两个摊子守着村口左右两边。挨着水果摊往里,还有补鞋的、擦皮鞋的、摆杂货摊的、烤烧烤的,应有尽有。

  我在城中村租了房子,经常在老张那里买水果。没多久,和老张也混熟了。早在三年前,老张夫妻俩就来到这里。

  我的印象中,先是有个小丫头,戴着红领巾,天气好的中午和傍晚,她在水果摊边做作业。后来,又来了一个小丫头,也戴着红领巾,跟她姐姐一起做作业。再过了一段时间,多了个小男孩,流着鼻涕在水果摊边玩。

  我记得那时,好像刚刚取消农业税。我问老张:“都取消农业税了,没打算回去种田吗?怎么还把家里人都带到城里来了?”

  老张笑着说:“就五亩地,还分在好几个地方,种不出钱来。城里再怎么辛苦,孩子上学看病都好。你看走个五分钟就是学校。”

  那时我对老张肃然起敬,他真是够酷的男人,是位好父亲。从这以后,我只买老张家的水果。单位发的啤酒之类的福利,我也送给老张享用。

  后来,单位有了新大楼,我天天是白班加夜班,和老张聊天的次数少了。再后来,我结婚了,搬出城中村。没过多久,城中村开始拆迁。

  这一拆就拆了六七年,直到今年秋天,村口安上了一个大铁门,村子还没拆完。

  这六七年间,我时常横穿城中村,抄近路到另一条街。有时我心情沮丧,会去和老张闲聊,去城中村看看热气腾腾的生活,从中找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力量。

  这六七年间,村里的租户渐渐撤离,村口的摊子越来越少。三年前,作为最后一批租户,老张搬出城中村。去年,老张买了辆二手面包车。到现在,只剩下了老张在村口坚守。

  我路过城中村口时,时常心疼老张一家。有时,城管不让在村口摆摊;有时,天气极端恶劣,老张一连几天出不了摊;有时,城中村里流出遍地的黄泥巴水……

  我心里清楚,我佩服老张,也是在怀念旧日时光。曾经有那么几年,我的爸妈就像老张夫妇一样,他们为了孩子读书,到县城当临时工、摆地摊、捡废品。就连我最好的儿时朋友,他们也不相信或者忘记了,我所经历的摆摊岁月……

  2017年来了。我不能过多怀旧,必须向前看。老张摆了18年地摊,从他带着微笑的眼神里,我看到梦想的光芒。

  我衷心希望老张的三个孩子都成才,都有好工作,过上好生活!我衷心希望每一个像老张的人们,在新的一年健康好运顺利!

  只有这样,才叫公平!

 

  (作者为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支点》杂志副总编)

 

  编辑:东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