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实之处见崔嵬——读李庚辰先生为《松滋杂文》题词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24-10-19 【来源:站内原创】 【作者:杨东鲁】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这次,我见到了杂文家李庚辰先生,见到了杂文家蒋元明、汪金友先生!

他们三人都是全国杂文学会联谊会组委会的领导成员。李庚辰先生是组委会主任,蒋元明先生是组委会常务副主任,汪金友先生是组委会副主任兼副秘书长。

他们是为审定全国首届鲁迅杂文奖评选方案专程到武汉的。这个奖是湖北省杂文学会发起的,我是评选方案起草人之一。

他们听湖北省杂文学会会长雷雪峰介绍了松滋市杂文学会的情况后大加赞赏。他们说,一个县市级杂文学会成立了21年,会刊坚持办了218期,开展了不少征文活动,培养了一大批杂文作者,真不容易!他们策划组织全国杂文名家看松滋采风活动,提出了授予松滋第一个全国杂文之乡的意向。这都对松滋的看重和激励!

我很受感动!

但我并不骄傲。

我深知,所谓杂文,就如杂草一样,是在夹缝中生长的。

我在心里只有一个心愿:请三位杂文大家给松滋市杂文学会题个词。

第一天他们旅途劳顿,我没提这个想法。第二天上午开会,下午和晚上他们忙着会友,我也没有机会提这个想法。第三天,523日早晨,武汉下着雨,天气凉爽爽的。我早早地来到他们下榻的锦华苑,想实现我的心愿。我先到622房间,向汪金友先生提出请求。他爽快地答应:“到时帮你写篇文章吧!”我又到611房间,向蒋元明先生提出题词的要求。他谦虚地说:“还是让李庚辰先生题吧。”我只好又来到李庚辰先生住的610房间。我提出了请李老题词的想法。他说他字写得不好,但还是欣然答应:“你把杂文学会办得这么红火,我应该满足你的要求。”我递上早已准备好的笔和纸。他端座在靠背椅上,戴上眼镜,像是准备做一件十分神圣的事情。李老一笔不苟地写下了四个字:“写好杂文。”写完,李老又在题头写下了“题赠杨东鲁先生并松滋杂文学会”字样,并慎重地署名,写下日期。我说:“我是松滋市旅游文化协会秘书长,松滋市杂文学会还在洈水风景区龙华园挂上了‘全国杂文家联谊基地’的牌子。请您也为洈水风景区题个词。”他微微一笑,问我:“写什么好?”我介绍说:“洈水风景区地处武陵山脉到江汉平原的过度地带,就写‘武陵秀,洈水蓝’吧。”于是,李老又提笔题写了“武陵秀,洈水蓝”六个字。我喜出望外,小心翼翼地将李老的手迹收藏好,生怕被雨水淋湿。

吃过早餐,我和省杂文学会雷雪峰会长送三位先生到武汉火车站返京。

回到办公室,我拿出李庚辰先生的题词仔细欣赏起来。

室外暴雨如注,新闻报道说是五十年一遇;室内的我心情激动,觉得应该不辜负李老的希望,实实在在地为杂文事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我反复咀嚼、品尝、感悟李庚辰先生题写的“写好杂文”四个字。这四个字平平实实,但平实之处见深意、寄真情、显崔嵬,是一位老杂文家的心灵表白。

“写好杂文”四个字中,我领悟到了两层深意。

第一,“写好”杂文。我仿佛听到李老在对我们说,杂文创作是一门艺术,写好杂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杂文人要具有德性、灵性、血性;要打好语言文字的功底、人生修养的功底;要有锐利的目光、宽广的胸怀、无畏的担当;要敢言、直言、善言。杂文创作要讲究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要讲究说理的艺术,要有旗帜鲜明的观点。这样,才能“写好”杂文。

第二,写“好杂文”。我仿佛听到李老在对我们说,一个真正的杂文家要致力于写“好杂文”。“好杂文”应该是接地气的杂文,反映人民群众呼声的杂文,歌颂真善美、集聚正能量的杂文,鞭挞假丑恶、激浊扬清、革故鼎新的杂文,具有风骨、风采、风格的杂文,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杂文。“好杂文”应该是良知的书写,是思想的常青树,文坛的仙人掌,带刺的玫瑰。那些打着杂文的旗号,逆历史潮流而动,极度喧嚣个人情绪,唱和社会杂音、迎合不良倾向的杂文算不得好杂文。

请李庚辰先生放心,我们一定努力,不辜负您的殷切期望:“写好杂文!”


2015728日下午4时于武昌洪山


(原载2015815日《松滋杂文》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