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通讯:构建阳光平台 实施精准救助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7-07-03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启跃 廖君健】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局长张光侠(左一)带领全体党员到卸甲坪福利院开展党日活动,给孤寡老人送温暖

 

  在金松滋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市社会救助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诲:“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他们视民意为镜、视民心为秤,在公开、公平、公正上做文章,倾心构建阳光救助平台;紧紧围绕“补短板、救急难、托底线、惠民生”工作重点,扎实推进“制度化实施、规范化管理、优质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建立了以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为基础,以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为补充,以及其他专项救助相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倾力织牢古乐乡大地“不落一人”的民生保障网。截止目前,全市每年常规救助各类困难群众4万余人, 2016年全市发放社会救助资金1.35亿元,为全市弱势群体撑起了一片“艳阳天”,在党和老百姓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我市被表彰为“全省社会救助规范化管理示范县市”;该局多次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全市先进单位、文明单位和先进基层党组织。

 

  在健全制度上下功夫

  长期以来,社会救助工作客观上存在政策落实难度大和制度“碎片化”现象。对此,该局在建立健全救助相关制度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完善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制度建设。2013年11月,该局建立了“松滋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制定出台了《松滋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实施办法》,对申请社会救助对象的家庭经济状况实施授权核对。明确提出“依法核对、多元核对、协同核对、规范核对、安全核对”五大理念,坚持以建章立制为支撑,推进核对工作制度化;坚持以系统建设为关键,推进核对工作信息化;坚持以信息共享为核心,推进核对工作精细化。2015年12月,他们又开通了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网络平台,对新增救助对象实行“逢进必核”,对在册对象按照不同类别每月或每半年定期进行集中核对;通过工商税务、大型农机、机动车、社保及银行账户等信息核对,确保按标施保、应保尽保。

  完善经办人员近亲属备案制度建设。该局始终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原则,从带好班子、优化队伍入手,突出“两学一做”,强化“四讲四有”,践行“三严三实”。他们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和乡镇低保专干签订了“阳光救助”承诺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定期开展政策培训,不断提升队伍素质;严格构建“确责、履责、问责”的工作责任体系,把“人情保”和“关系保”拒之门外。他们在抓好自身过硬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细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低保经办机构、村居社区工作人员近亲属备案制度。规定凡申请低保对象有近亲属是公职人员的,必须备案审查,确实符合条件的,先备案、后纳入,100%入户核查;对没有近亲属在公职机构工作的申报人员,填写书面声明。截止目前,全市实行备案低保近亲属144户,核查退出保障范围73户,杜绝了徇私舞弊、优亲厚友现象发生。

  完善救助工作公开公示制度建设。该局坚持把纳入救助保障范围的对象进行全面公开公示,作为接受群众监督、避免暗箱操作的有效手段。他们扎实推进“审核审批两榜公示、保障对象长期公示”制度,对16个乡镇和278个村居社区统一制作安装低保公示栏,对低保政策规定、享受对象姓名、救助人数、申请原因、救助金额、救助类别、举报电话等内容全程公示,并对公示情况拍照存档,同时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更新维护,确保公开公示不搞形式、不走过场。

 

  在集中整治上下功夫

  为彻底清除低保管理中不规范行为,自去年以来,该局开展了全市城乡低保大清理、大排查、大整治,运用大数据开展集中核查,较好地解决了历史遗留棘手问题。

  强化信息核对。该局精心制定《全市城乡低保大清理、大排查、大整治活动方案》,积极依托核对平台,开展全市城乡低保对象集中信息核查,印制《致全市城乡低保家庭公开信》2万余份,要求在册对象报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授权书》,对其开展集中核查。重点对低保家庭身份、低保金代发账户等信息进行认真核对,组织专班对疑似违规信息逐一核查甄别。今年5月份,全市清退取消了一批不符合条件的低保户和享受低保个人,取消了一批不符条件的五保户;暂停疑似不符合条件低保户58户、131人。

 
副局长罗燕波带相关业务人员在群众家中了解核实情况
 

  强化大数据核查。该局积极配合松滋市纪委在全市运用大数据开展了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组建低保、五保和医疗救助三个业务工作专班,加强对全市16个核查组进行政策指导、业务咨询和市纪委转交民政部门问题线索核查;针对政策界线模糊、判定标准不统一和对象家庭情况复杂等问题,分门别类制定了《大数据核查中民政部门问题线索判定基本原则》,确保核查工作规范准确,可操作性强。去年来,他们对市纪委转交的4000余条线索、近1300条录入性错误,逐一进行了调查核实,对近500条认定不准的问题行了更正,圆满完成了大数据核查工作。

  强化“按标施保”。我市于2014年在老城镇先行试点,于2016年全面推开农村低保“按标施保”工作。该局认真制定《“按标施保”工作方案》,及时出台农村困难家庭收入《评估标准》和《核算办法》,严格按照“户籍状况、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三个低保对象认定的基本要件进行审核认定,将“按标施保”和年度核查同步进行;组织专班到16个乡镇召开干部会,进行案例剖析、现场答疑和巡回业务指导;规范“入户调查、收入评估、民主评议、公示审批”程序,重点纠治“应保不保”“保人不保户”“民主评穷”和“补差方式不规范”等问题,基本达到了“保障标准、对象认定和台账信息”的“三个准确”目标。

 

  在破解难题上下功夫

  该局始终注重“补短板”,找准破解难题的着力点,通过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增强困难群众获得感。

  破解“独角”难,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新机制。该局着力改变社会救助工作过去由民政部门“唱独角戏”的困局,在全市16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了“社会救助服务窗口”,对城乡困难群众提出的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受灾救助、教育救助、就业救助等申请,构建“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并与乡镇村居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有机结合,做到“三统一”,即便民服务窗口统一摆放救助政策资料和办事告知单、安排专人值守,统一工作流程和制度,统一建立受理、转办登记和办理结果回告制度。做到“三公开”,即政策和办理程序上墙公开,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工作职责上墙公开,监督举报电话上墙公开。同时,该局建立了市直28家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召开1至2次联席会议,统筹协调推进全市社会救助工作,真正实现了全市社会救助工作从分散、临时、单一的模式,向归口、综合、统一的模式转变。

  破解退保难,建立动态管理新机制。该局针对现实工作中“应保尽保”容易做到、“应退尽退”则较难的特点,找准问题的原因在于家庭收入难核准的症结所在,强化家庭人口、经济状况网上核对机制建设,形成“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动态管理体系。一方面,他们严格实行“应保尽保”,切实维护困难群众享受低保的权益,防止用指标限制符合低保条件的申请对象获得低保、民主评议排除符合低保条件的申请对象、以居住地与户籍地分离为由不受理低保申请、政策宣传不到位使符合低保条件的对象未及时申请低保等问题。另一方面,对在册低保对象采取“逢进必核”和半年复审复核方式,特别对因征地拆迁、上访维稳等原因纳入低保,而目前具有劳动能力、家庭生活水平和住房等不符合低保条件、且群众意见很大的对象,强化走访调查、收入核对、民主评议、张榜公示,切实核准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及时纳入“应退尽退”机制;对确实特殊困难对象,实行限期保障或其他救助资源解决困难,真正挤出低保中的“水分”,基本杜绝“混低保”现象和因个别低保对象认定不准确导致社会的误解和偏见。

  破解提标难,建立精准救助新机制。该局及时落实调标政策,不断提高低保标准,将城市低保由启动时每月30—120元逐年提高到现在每月500元,农村低保由启动时每年530元逐年提高到现在每年4500元。全面强化重点救助,去年对全市2132名享受低保后生活仍有困难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按照城市每人每月90元、农村每人每月60元的标准增发了低保金;对在册低保对象,采取发放电价补贴、年终走访慰问金等形式托住底线;对部分低保边沿家庭和不符合低保条件的支出型困难家庭,通过临时救助、医疗救助、走访慰问、慈善救助等确保其基本生活。今年3月制定出台《松滋市城乡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实施细则》,将低收入和精准扶贫对象中的非低保、非特困供养对象、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纳入医疗救助范围,进一步减轻了困难群众就医压力。他们努力提高五保供养标准,将集中和分散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由1996年每人每年1200元、800元逐年提高到现在每人每年7600元;去年共筹资2262万元,确保五保人员供养金、参合金、电价补贴、定额门诊补助、死亡丧葬补助和福利院公益服务经费等落实到位,全市五保对象供养水平达到全省规定标准。注重强化全市农村福利院危房改造和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先后争取和投入建设资金1685万元,支持8所农村福利院实施提档升级,全部达到全省模范院和合格院的建设标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市社会救助局现正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凝神聚气、争先创优,众志成城应对挑战,立行立改破解难题,为金松滋跨越发展筑牢民生安全的“保障网”,永远履职尽责在路上。

 

  编辑:东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