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情系向上 桃李芬芳——记向上中学退休教师、《碧血花》之父杨德春老师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8-06-08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曾凡林】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腹有诗书气自华 裴菊 摄

 

  向上中学校刊《碧血花》复刊了,这是一件让向上师生感到非常骄傲的事。回首《碧血花》走过的近30年的辉煌历程,首任主编杨德春老师,功不可没。

  回望当年,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举国上下都投入到火热的建设之中,教育也迎来发展的春天。那个时候,条件差,但教师的教学热情高,正值中年的杨德春老师,是向上中学语文教师、多年的毕业班把关老师、班主任、语文教研组长。他深感培养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于是,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当时,教学艺术都还在摸索之中,世面上也没有任何教辅资料作文书籍,学生要写好作文,一是没有好的方法,二是没有好的范文,三是没有展示的平台。善于思考的杨德春老师萌生了办一份校刊的想法。

  杨老师是个实干家,他说干就干。办校刊在当时还是个新鲜事物,没有先例可循,杨老师就自已摸索着前进。他动员全校语文老师,组织爱好写作的学生,办起了《碧血花》文学社。他还利用课余时间,开办写作培训班,发动全校师生投稿。当时没有电脑,全靠手写,学生的习作改了一遍又一遍,杨老师常常是通宵达旦。当时的印刷厂也少,为了节约经费,杨老师一家一家地跑,斟酌比较。终于,第一期《碧血花》于1989年5月正式出版,这在松滋全市引起轰动。后来,在杨老师的带领下,在向上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碧血花》不断进步成长,逐步走向全省全国,多次荣获全国中学社刊一等奖,还引来全国各地同行来校学习取经。

  杨老师不仅关注语文教学,关注《碧血花》文学社的成长,对于向上学校整体人文建设,也是不遗余力的。他殚精竭虑,多方征求,拟定了向上的校训:志远、博学、健美、向上!简明平易的八个字,既具时代特征,又具恒久的价值取向,更具向上的特色风貎。这八字浑然一体,弘扬着真、善、美;这八个字琅琅上口,对仗工整,尽显和谐之美。

  杨老师是一个好语文老师。他博览群书,博闻强志,通晓历史地理地方风俗人情世故,精通语文教学法,还自创了很多实用的教学法,尤其让人称道的是他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他的课堂,美词佳句,精妙譬喻,信手拈来。他出口成章,妙笔成趣。他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是那么让人回味无穷。听过他的课的老师和学生,无不深受教育与启发,交口称赞,称赞听杨老师的课是一种知识与美的享受,是一种智慧的迸发。杨老师担任多年毕业班的语文教学,全镇的语文中心教研组长。在他的带领下,向上的中考语文一直名列全市前茅。他和他的同龄人也创造了向上中学全市第一的神话。

  杨老师是一个好班主任。他爱生如子,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学生父亲般的温暖与关爱。他非常细致,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还关心学生的成长。他常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定的资金资助贫困学生,很多贫困学生就是在杨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下,取得了好的成绩,迈向了自己美好的人生。很多经受过杨老师教育的学生,至今都铭记着他当年的教诲与恩情。

 

  心血浇灌《碧血花》 裴菊 摄

 

  杨老师是一个好同事好前辈。他是一个教学的能手,但他不保守,乐于分享。他有了好的方法与点子,总是和同事们一起共同研究运用。因为有了杨老师的带头作用,向上中学的教师形成了一股互帮互助、团结向上的良好风尚。如今,经过他传帮带的教师,仍继续发扬他们保持的优良作风。生活中,杨老师平易近人,心胸开阔,不计较个人得失,乐观风趣,同事们都乐于和他交朋友,和他在一起总是笑口常开,如坐春风。至今,向上中学还流传着他当年的美好传说。

  退休十多年了,但杨老师一直关注着向上建设与成长,每当有同事朋友聚会,他总是要了解向上近期的情况。当知道向上现在的美好现状时,他也感到十分欣慰。

  马芹老师是杨老师的学生,大学毕业后投身教育,从事语文教学。马老师说:“正是杨老师的教诲,让我爱上语文,爱上了教育。”曾凡林老师曾是杨老师的同事。回忆起与杨老师共事的岁月,曾老师感慨地说:“杨德春老师是我的同事,但他更像我的导师,跟他学到的东西,让我受用终生!”

  告别心爱的讲台,昔日的“松滋品牌”依然闪亮。尽管杨老师自己腿脚不便,老伴又患有老年痴呆症,但他一定会每年至少两次回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在校园里走一走,跟年轻教师们细心地交谈,给孩子们送上精美的笔记本……他说,向上中学是他和战友们曾经挥洒过汗水和青春的地方,是他们永远无法忘怀的精神家园。

  杨老师一生桃李满天下。他是教育的行家,是师德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祝杨老师永远快乐!

 

  编辑:东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