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录:母校二中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8-10-1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苏以翔】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松滋街河市镇西南侧。

  文山北峙,洈水东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就在这块文化底蕴十分丰腴的土地上,甘泉滋养了无数莘莘学子,苦竹激励了几多志士仁人。这里就是向上学校的旧址,松滋二中的校园。

  我是1948年秋季从设在磨盘洲的荆州中学,转入位于街河市的松滋二中初中二年级下学期就读的。那时校名松滋中学,还设有高中部,是全县唯一的公立中学。校门向南,校园用土砖围着,甘泉井在院外东南侧。校舍很简陋,都是沿用的古苦竹寺的旧房,唯有簇簇青翠欲滴的苦竹,丛生在一栋平房中间的天池内,象征高节的情操。学校没有规范的球场,也无清洁的公共厕所。学生就餐,晴天就蹲在操场上,雨天就挤在教室走廊里,八人一席,一缽焖煮的蚕豆或是青菜公食,吃的甄子饭不限量。致于教学用的实验仪器是凤毛麟角。但学校教风较好,学生成绩比当时县内的力行、荆中要强得多。我转学也是因为看好了松滋二中这里的学习氛围。

  时处解放前夕,校园弥漫红色的气息。斯时,我们的班主任名秦君泰,教物理课,教语文、教生物、教英语的分别是張元平、李成信、陈阵老师(因时间久远,名字可能不准,数学老师名字忘了)。他们除上课和学生有交流外,其余时间难以见面。反而是教音乐的李鲤老师,外地人,为人谦和,他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交朋友。虽然每周只上一节音乐课,但他和我们学生都很熟悉,课余常教我们唱一些进步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古怪歌》《夫妻相骂》等(据说此人是党的地下工作者)。他妻子雷明影也教音乐。曾记得1948年学校举办中秋晚会,夫妻联袂演唱了京剧《平贵回窑》,淋漓尽致,深受好评。

  那时学校一度淡化国学,力挺英语,每周国文课只6节,而英语课却是9节,且实行轮班每周一次英语课背诵,凡不及格者施以军训鞭笞惩罚。1949年3月左右,轮到我班学生背诵一课英语,全班50人,有80℅不能全背,立即由训导处通知军训教官对其逐一进行鞭笞。对此逆行,即遭到全班学生一致反对,立即全校近千名学生响应,掀起罢课高潮,高呼“尊重人权!”“严惩打人凶手!”“打倒稀毛癞陈阵”(此人头上一块无发,学生戏称“四川盆地”)“我们要国语,不要洋文!”学潮持续近两周,赶走了进入校园的警察,吓跑了体罚学生的陈阵,连训导主任李永福也不敢和学生对话,直到校长李祥琼派人低调和学生代表会谈,并在全校师生集会上对体罚学生行为进行公开道歉,宣布撤销不合理的课程安排,方使学潮趋向平静并复课。这次罢课应是黎明前富有革命摇篮之称的松滋二中学子向黑暗势力的一次宣战!

  1949年下季,我读完初中离开了母校,但那段难忘的岁月永远铭刻在心。记得告别母校时我怀着激情写过一首五绝诗:“甘泉润我心,苦竹励知行。鹏志存高远,蓝天任纵横。”"这也是我人生第一首心灵的开篇豪吟。

  1957年、1958年以及1964年,我先后来松滋二中联系工作四五次,主要是和校医刘治录先生对口联系。但每次都有新的感受:校园美了,校舍阔了,学风浓了,环境卫生了,和我昔日在校读书的情景似有天壤之别。1958年6月毛主席欣然命笔写下《送瘟神二首》在报纸上发布后,我即来二中通过校医与时任语文教师杨镇洲先生联系,纳入语文教学内容,并在一个班上作了试教。1964年冬街河市区开展灭螺歼灭战,我和肖干才同志一道与校方联系,由县卫生文艺宣传队与学校文工队联合,在学校礼堂举行了以血防为重点内容的文娱晚会,随后全校学生利用周日对校园周围沟渠进行了铲草灭螺。

  1984年3月20日,在哈尔电碳研究所任高级工程师的我哥苏以翊返乡省亲,由我陪同,在老同学、该校教师裴俊杰、赵吉庆等的引荐下,前往母校看望全校师生,受到时任学校领导王文全、孙传荣、熊焰等同志的热情接待,并应邀对全校1000余同学作了题为《让理想插上知识腾飞的翅膀》的友情讲话。

  2004年6月19日,我应市作协之邀,迎着刚从东方露出笑脸的朝阳,同20余位文朋诗友,乘坐一辆大巴驶往松滋二中,参加在这里举办的《庆祝“七一”暨九岭岗起义75周年》和《黄杰颂》诗会。当我走进阔别许久的母校,踏上这片深情的热土,仰望校门上方那熠熠生辉的"松滋二中"四个大字时,我心潮澎湃,犹如久别的游子回到母亲的怀抱一样感到幸福和温暖。

  会前市作协领导安排2小时的游园活动,这正是我的渴望。当漫步在梧桐、水杉、李树交相掩映的林荫大道上,环顾四周,那宏伟气派的教学大楼,错落有致的学生宿舍,标准明亮的篮球、排球场,十分壮观;那曲径通幽的莲湖,碧波粼粼,中间的假山巍巍,沿岸垂柳袅袅,丛丛花圃繁卉似锦,悠香远逸;新建的科技馆、图书馆、实验室,构成了一幅美丽整齐富有时代气息的建筑群图,馆中央竖立大圣先师、儒家之祖孔子的塑像,高山仰止,把学校的文化品位提升到更浓、更有高度。素有君子之韵的苦竹,傲立于墀中,与在古树映衬下装饰一新的甘泉古井,成为校园具有神奇色彩的人文景观亮点。

  母校变美了,变靓了。或踱步,或驻足,我刻意去寻找以往生活过的旧跡,几乎全部消失在漫长的时空中。唯一尚保留完好的是那栋青瓦红墙的四合院,是那淡泊明志、高风亮节的苦竹,是那清冽淳美的甘泉,是松滋二中莘莘学子的执着与追求,是那特有的灵气和永远弥漫校园的浓郁书香……

  全省“绿化合格学校”“园林式学校”“文明先进单位”“教学优质先进学校”等等匾牌璀璨夺目,名至实归,遐迩闻名。每年从这块圣地沃土走进省内外高等学府深造的数百人,不少已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乐乡之傲。

  “甘泉苦竹千秋秀,道德文章百世昌。”我衷心祝福母校松滋二中春风时雨,桃李芬芳。与时俱进,再铸辉煌!

  作者简介:苏以翔湖北松滋市人。1936年8月生,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职称。1948年至1949年曾求学于松滋二中(时名松滋中学)。1952年参加工作。松滋市血防办公室原工会主席。曾荣膺卫生部颁发从事血防30年荣誉证书、全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和松滋市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称号。先后在各级刊物发表论(散)文250余篇和诗词楹联近2000首(副),出版诗文集《暮年回首》《眉山斋集》及志书3部。多次获征文奖。现系中华医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及荆州作家协会会员。

 

  住址:松滋市言程路104号市妇幼医院家属楼1单元5号。

  电话:13035333177 信箱:1796457364@qq.com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