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你自己——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生研讨课讲稿之一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6-11-06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杨向明】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同学们:

  下午好!

  我在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工作,今年9月开始到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任教交流,为期一年。今天和大家研讨之前,我有一点想法先说说。两年前,我在华师封闭式学习了两个月,是省里组织的干部培训班,毕业证书上也有华师盖的章,所以我也是华师的校友。从某种角度来讲,我是你们的师兄。这个新生研讨课,我就想以师兄的身份和大家交流。其一,教师这个职业在我心目中有着神圣的地位,不敢以老师之名;其二,以师兄身份交流可能会更加轻松自在,无所顾忌,何况我是拿大学经历、从业经历来交流,不是授课。我在台上交流的时候,大家可以随时打断我的话,这样才是研讨。

  好了,让我们开始吧。第一节课的主题是《认识你自己——新闻专业学生如何尽早适应大学生活》。

  各位师弟、师妹,你们现在想一想,五千年来,哪一条名言、警句或谚语,是你最喜欢的?

  在我心里,最牛的一句话是“认识你自己”,所以我拿它作为今天研讨课的主题。大家都知道,这五个字是和一个名叫苏格拉底的大神连在一起的,有人说是他的原创,有人说是他援引的古老谚语,不管怎么样,反正这句话算在苏格拉底名下了。那么,这位大神神在哪里呢?同学们肯定都知道,但是我还想啰嗦一下。我们形容一件了不起的事情的时候,总会说一个词“划时代”。苏格拉底就是一位划时代的人物。史学家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这很牛吧!

  众所周知,除了思想家、哲学界,苏格拉底还有个头衔是教育家。教育能成“家”,很大程度上要靠学生。苏格拉底生活在公元前四五世纪的古希腊,再早80多年,在古老的东方,也有一位思想家、教育家,叫孔子。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72个学生特牛,史称72贤人。而苏格拉底不像孔子到处奔波,也没那么多学生。他只有一位助手叫柏拉图。柏拉图有一个学生叫亚里士多德。他们三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并称“古希腊三贤”。

  为什么我觉得苏格拉底这句话最牛呢?因为在我看来,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以及人类所有的努力与奋斗就是在实践这句话。大家可以问问自己,你完全了解自己吗?比如,你知道自己的运动潜能吗?你能了解你究竟喜欢怎样的男生或女生吗?很可能,你对自己的血型也不清楚,你也在为无法控制体重而发愁。就整个人类来说,抛开神秘的史前文明不谈,今天人类文明已经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对于无数的问题,我们依旧是无知的。

  既然“认识你自己”是一个如此巨大的系统工程,那么,对于大学新生的我们,让我们从几个简单的问题开始。

  第一个问题,我们要知道我们来到何处。也就是说,我们要认识华师,认识青春时期乃至人生之中最重要的这所学校。

  我是1996年上的大学,读的是华中理工大学,大学毕业时遇到高校合并潮流,毕业证书上是华中科技大学,后来简称为“华科”,再后来我听说叫“华中大”,而华中师范大学现在简称为“华大”,听起来蛮像是亲戚。但是,直到现在,我填一些表格时,习惯填写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口头上也爱说自己是“华工”的。记得当年刚进学校大门,就听到一句风靡武汉高校的顺口溜,“学在华工,玩在武大,爱在华师,吃在武水”,印象中后来陆续又加了很多,这四句好像最有名。这应该算作是民间掌故吧。

  我们要知道学校的历史。记得大一时,高中同学常常聚会,每个人都夸自己考进的学校有多牛,华师的同学说,武大不是历史最老的高校,最老的是华师,华师历史可追溯到1871年文华书院,武大历史是1893年的自强学堂。后来,我特意查了一下,文华书院创办大学部是1903年,但从渊源来讲,华师的历史的确非常悠久。

  我还记得华师同学感到自豪的一件事是,华师校名是邓小平题写的,而其他高校的校名都是根据国家领导人的书法剪接的。

  当年我们还为哪家学校的校训最有文化而争论。很多年过去了,我们才知道,校训牛不牛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践行校训。因为,高校校训都大同小异,比如华师的校训是“求实创新立德树人”,华工的校训是“明德厚学求是创新”。我还记得当年每次来华师,我都要去校门口边上的一家书店逛逛,书店的名字叫“利群书社”,是革命家恽代英创办并题写店名。那时的校门古朴而简单,不像现在是一幢楼当校门。但是,因为有了“利群书社”,我觉得那时的校门更加高大。

  记住这些历史、掌故、传统是非常重要的,就像记住我们家庭的历史一样重要。它能激发我们的豪情与责任。

  我在华工读书时,学生中有句口号是“今天我以华工为荣,明天华工以我为荣”。开学头几天,除了聆听杨叔子校长的教导外,学院还请来早已毕业的师兄师姐回母校演讲。我当时想,如何以后我也能回母校演讲该多荣耀啊,没想到毕业一年多就实现了这个小小的愿望。所以,梦想还是要有的,不论是大梦想,还是小愿望,只要你不忘记她,且为之追求,她终究会实现,甚至在不经意间实现。

  各位师弟师妹,今天晚上,大家可以再想一想,自己心中的华师是什么模样呢?自己对华师了解多少?

  第二个问题,我们为什么选择华师,为什么选择新闻传播学院?或者说,我们从何而来?

  上个月,我与新闻传播学院恽代英采访团的成员们交谈,也同样问了这个问题。有的同学来自山西、贵州、广西、四川,有的同学来自本省,有的来自贫困山区,有的来自发达地区,有的来自普通农家,有的家庭比较富裕。

  至于选择新闻传播学院,很多同学是因为向往媒体人职业。这中间,有的对舆论监督肃然起敬,有的想当电视主持人,有的想当一名娱乐记者,也有很多同学说选择新闻传播学院是无意的,被调剂的,甚至阴差阳错。阴差阳错,也是一种很好的状态,历史上很多大事件的发生就是阴差阳错。说到这里,我顺便讲个大学时听来的故事:记得我们上中国新闻事业史这门课时,讲到通讯社的成立。通讯社,通俗地说,就是卖信息的机构。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家通讯社是1904年中兴通讯社,这是教科书上写的。不过,老师又说,通讯社其实是一位落魄军官和一位风尘女子创办的,话说这位军官郁郁不得志,借酒浇愁的时候,认识了一位风尘女子,两个人一见钟情,但是正如鲁迅先生说“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光有爱情不够,还得住宿吃饭啊。两个就想啊想,怎么在动乱中生存下去。军官的特长是有一批朋友,他们有着各种战争信息,他眼前的这位爱人的特长是结识各种达官贵人,而这些人对战争信息是敏感的。所以,他们灵机一动,就干起买卖信息的营生。他们还把信息出售给报馆。想想看,这不就是通讯社嘛。也许,某家百年老店能避开战乱存活下来,说不定就有他们的功劳。你们看,这就是一种阴差阳错。野史,往往是真实的。当然,我没有去考证此事。你们若有兴趣,可以考证一番,论文题目可以取为“论历史事件的必然与偶然”。

  言归正传。不管我们来自何方,是出于怎样的情况,我们来了华师、来到了新闻传播学院,我们都要有使命感。每个人的使命感是不一样的,但是每个人都要肩负使命。使命,对于我们一生的发展极为重要。

  接下来,我来讲一讲如何学习新闻专业课程。

  刚刚我说到一个词叫“使命”。使命,是学习的动力之一。在座的各位都是国家之栋梁。很多同学来自农村,在你们村同龄人中间,很可能就出了你一位名牌大学生。所以,我们都有远大的理想。不过呢,“使命”这个词太厚重了,我们不可能天天念叨“使命”两个字来学习。因此,我们还要找到另外一个词,这个词大家很熟悉,叫做“兴趣”。

  兴趣是什么呢?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兴趣恐怕就是你们特别想拥有,但父母不让你们学的东西。前一段时间,有一部电视剧特别火,叫《小别离》,不知有多少同学看了。当中有个女孩叫朵朵,朵朵想写作,妈妈不让她写,朵朵阅读英文畅销小说,妈妈不让她读,因为写作和看小说都影响中考。

  实际情况,对于学习,兴趣比使命更加直接、有效。兴趣是一种喜好的情绪,与感官刺激有很大关系。比如,我们买水果,肯定选择哪种水果看上去有光泽、新鲜,而不是去想这两堆苹果,到底哪个有营养价值呢?再打个比方,你可以为振兴乡村去考大学,也可以为孝敬父母去考大学,还可以为心底暗自喜欢的一个学霸去考名牌大学,我想最后一个动力可能更有用吧。这就是“兴趣”在起作用。所以,我们得先产生兴趣,再把兴趣当作比较持续的爱好,再把爱好上升到使命、理想或事业。这种递进关系可能符合人性一点。

  我大学时代是这样过来的。写作贯穿整个大学生涯,因为我要挣学费。平均每三天发表一篇次,所以每周我要去几次图书馆,在一楼报刊阅览室,看看哪家报纸杂志发了我的文章。后来,这些作品帮助我顺利地找到了工作。除此之外,第一年是主要忙于学生会、社团事务,我是班长、系学生工作组副组长、院学生会宣传部副部长,在学校的夏雨诗社、戏剧社也有职务;第二年,接受老师教诲,读了70本书;第三年,谈了场恋爱,写了一部长篇小说;然后,第四年,其实没有第四年,因为我上班了,提前告别了校园生活。

  我说这段插曲,是想告诉大家,各种事情都是相通的,一个真正的学霸,是不会死读书的。对于新闻专业课程,我是当之无愧的学霸,几乎每门课都是90分以上,满分是100分。

  你们可能会说,那些教材看上去就头痛,怎么样才能产生兴趣?别急,激发兴趣的方法有很多种。

  方法一:喜欢老师。

  我喜欢很多课程,是因为授课老师太有范了。我当年运气很好,授课老师几乎都是华工新闻系元老、泰斗级的人物。我印象最深的是周泰颐老师,南京人,上世纪五十年代考上北京大学,后来北大新闻系合并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所以她毕业于人大。周老师毕业后,本来可以留在北京,但她响应祖国号召,支援边疆,报名到内蒙古工作。她的同学,后来成了她的先生,也就是曹承容老师,也一起到了内蒙古,在《内蒙古日报》工作了将近二十年。1983年,华工创办新闻系,学校想按照中国人大的标准办学,所以在全国各地寻找“文革”前的人大新闻系毕业生,周老师和曹老师就这样被请到了武汉。

  周老师教我们《报纸编辑学》。她教我们时,已是花甲之年。她特别优雅,我们私下有时叫她“周老太太”。她在我们心中不仅是大师,更是女神。周老师上课之前,会点一支烟。她若无旁人把烟吸完,才开始上课。刚开始,大家不理解,而且周老师吸烟时还未打上课铃声,所以台下乱糟糟的。过了不久,同学们都提前到教室,静静地欣赏周老师抽烟。那真是一道无比美丽的风景。后来,我们知道了,周老师在报社工作时,长期熬夜,困得受不了,慢慢地学会了抽烟,好提神。周老师抽烟时的高贵优雅,我至今记忆犹新。

  周老师的爱人曹老师,记忆中是北方人,特别帅。曹老师和周老师的爱情故事,是另外一个老师跟我们讲的。他是汪新源老师,新闻系第一任主任。汪老师是苏州人,一口吴侬软语特好听。他教我们《新闻心理学》。

  非常遗憾,这几位老师分别于2014年、2016年仙逝。他们去了天堂,但大师风范永留人间。我印象深的,还有好几位老师。他们的趣事,我可以说上一天一夜。

  各位年轻的师弟、师妹,我非常郑重地跟大家说一句话,作为学生,必须尊敬老师。学生和老师的缘分,很可能比你们的爱情、友情更加珍贵。

  华师新闻传播学院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学院,当然新闻系已创办20多年了。新闻传播学院成立以来,在江院长和各位老师的努力下,短短几年已创下响亮的名声,在中国教育界、传媒界已非常有名。同学们要珍惜这么好的机会,来这里要好好学习。学院的老师们,每一个人都有着精彩的故事,有的老师的人生是一部传奇。大家要学会主动了解老师,了解老师的治学方法,也可以了解老师的爱好。就像大家交朋友一样,吸引,很多时候,是双向的。

  方法之二: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很多同学都知道,它是明代的王守仁提出来的。这也是一位大神。在我心中,他比苏格拉底还要牛。因为他不仅是思想家、哲学家,还是伟大的文学家、书法家、军事家。知行合一,不只是说认识和实践,还包括道德、思想等等层面的东西。说起来还蛮复杂的,不过大家记住把“知”和“行”统一起来就行了。

  新闻学,不像一些自然科学,尤其是数理化,靠着天才般的写写画画或在实验室捣鼓几下就行的。在我看来,新闻理论的形成,更多的是来自新闻实践,尤其是应用理论部分,直接来源于实践。既然需要实践,那学起来是很好玩的事情。

  比如,我们上《新闻采访写作课》。上课时,申凡老师随机点名,让同学们讲述校园内新闻。有一次我自告奋勇,念了一篇关于学院足球比赛的消息。念完之后,一些男同学都笑了。我知道,那个笑声肯定不是赞美。等到我把《体坛周报》看了才明白,原来我写的体育新闻太糟糕了、太低级了。我总是写到“进了一球”“再进一球”,像“梅开二度”之类的词汇我都没用上。不同题材的新闻,是有着不同的写法。

  我还记得,有一次老师讲到《楚天都市报》一位记者一天写了六条新闻,而且都是来自三镇街头的鲜活新闻,不是来自政府部门的工作信息。我当时非常羡慕,在周末约了几个同学,在校园里转了大半天,也没发现像样的新闻。后来,我才知道,发现新闻需要好奇心,需要独特的眼光。再后来,我去《楚天都市报》当了记者,我也能一天写六条新闻。

  我们再交流一下上课听讲的重要性。

  我上大学时,有位老师说,先把厚书读薄,再把薄书读厚。我也没去问老师,薄与厚到底是什么意思。我自己理解,读薄就是把书的精髓找出来,读厚就是自己根据目录可以重新复述,并且对书中的观点可以进行延伸。

  老师们都是非常有经验的,这点毋庸置疑。当然,学生可以超越老师,老师们也非常乐意学生超过自己。

  关于读书的重要性。

  什么是读书?或者说什么是教育?这些年来,一直都有种观点叫做“读书无用论”,理由是上大学找不到好工作。上大学和读书,上大学和教育,这都不能划等号。上大学,只是说你进了大学的门,你如期拿到了毕业证书,那说明你在这个大学待了四年、考试合格。至于你是否优秀,是否受到良好教育,是否把书读进去了,那还得用另外的东西来证明。

  读书的好处我就不多说了,从小学到大学,我想你们教室、图书馆的墙上,都贴有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比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其实,中国古人有句话说得最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两样东西,我想谁都喜欢吧。但是,把这句话理解透,我是过了好多年才明白,原来,“颜如玉和黄金屋”是在书外。

  也有人说,现在电子化时代,不需要读纸质书籍?我想说,谁能在手机上读完学术名著,那我真是万分仰慕。在我看来,最好的阅读体验,还是翻阅纸质书籍,边读边作批注。

  我再说一组数据,想必很多同学都看到过。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新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中国18-70周岁国民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39本,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还是教材教辅。而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以色列以64本的年人均阅读量雄踞世界首位。此外,另有调查称,日本年人均阅读量40本、韩国11本、法国20本。“以色列人口840多万,远不及我国很多省会城市,国土面积2万多平方公里,六成干旱少雨,而且边境冲突常年不断。可是,这样一个地域狭小、资源匮乏的国家,却是全球创新型国家的典范,拥有3.8万名科学家,高附加值农业、生物技术、电子、军工等产业具有相当高的技术水准,宏观经济主要指标也居世界前列。在2010年被中国、加拿大超过之前,以色列一直是美国之外在纳斯达克证交所拥有上市公司最多的国家。这与以色列人爱读书有很大关系。犹太人有句名言叫“人不能只依靠面包活着”,此话旨在激励人们学习。

  上大学的任务是什么呢?我们当年大学入学第一课,杨叔子校长说,上大学就是两件事:一是做人,二是治学。

  一个大学生读多少书才能合格呢?大概是上大二的时候,我总是坐在第一排,上课之前,吴廷俊老师看到我正在看卢梭的《忏悔录》。1998年,新闻系和其他系合并,成为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吴老师出任第一任院长。他说,上大学就是要多读书,你读50本到100本,就是合格的大学生,读到200本,就是华工最优秀的学生,读到300本书,即使把你放在全国,和所有同龄的年轻人比,你也是非常优秀的,而且你将受益终身。接着,他又补充说,这300本必须是学术类经典书籍,不能是小说、传记之类的。吴老师的这句话我听进去了,大二那年,我辞去了学校社团的职务,也辞去了院里的职务,仅仅保留了班长和系学工组副组长两个职务,每天除了上课、写作,就是读书,一年下来,读了70本,这里面包括文学类书籍,否则,只读学术类书籍,那实在是受不了。

  我觉得吴老师的话相当有道理。后来,我回母校读在职硕士,学院开了个书单。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已经读书的情况,在与导师商量的基础上,每个硕士生从以下书目中选择60本为自己的阅读书目,其中有1/6(10本)为精读书目;每个博士生选择150本为自己的阅读书目,其中有1/5(30本)为精读书目。选择阅读书目时,要争取每个类型都不漏选。博士生还需另选50本,以达到总共200本的阅读书目。这50本书,可以不在本书目内选。新闻理论、新闻传播史、新闻业务、传播学、新闻法及新闻道德、媒介经济、网络传播现实研究、交叉研究以及相关学科。而新闻理论又分为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外国新闻学经典著作、外国新闻理论代表作、国内新闻理论、新闻理论研究专题等等,相关学科类别又分为哲学、方法论、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人类学、未来学、符号学、历史、中国经典、中国文学名著等等。

  我还记得我上大学之前,爸爸的一个好朋友王叔叔来送我,他是我们当地很有名的作家。王叔叔说,如果你要当一个作家的话,得好好读书,要不然,你再写几年就会感到肚子里没货了。他给我开了一个书单,包括了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名著,印象最深的是要我一定读完《中国新文学大系》。后来,我跑到图书馆一看,吓倒了,100卷。此事最后的结果是,王叔叔开的书单我只读了几本,而且我也没有成为作家。尽管我是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但显然不是王叔叔定义中的作家。如果我坚持文学创作,我想现在我肯定有所成就。坚持,它的爆发力,是相当惊人的。下节课我们专门再谈。

  所以说,如果大学毕业后,找不到满意的工作,那是因为上大学没有好好读书。

  我现在已是“人到中年”,工作相当繁忙,家庭琐事也挺多,但我依旧每年读10本书。

  那么,我是如何完成自己的阅读任务的?第一,几本书同时读。比如,现在我同时阅读《乔布斯传》《全球通史》。同时读几本书的好处是,可以缓解阅读疲劳。学术名著再经典,读起来还是很累的。第二,出差时读书。我从来不在乎高铁、飞机晚点,晚点就晚点了,你急也没用,再说我随身带有书。去年前年我出差较多,平均每月有一次,基本上每次出差都可以读完一本比较薄的学术类书籍。第三,失眠时读书。人过了30岁就容易失眠,因为想的问题太多了。我治疗失眠的方法,就是读书,读那些特别难读的书。当然有时候也把人读兴奋,结果越读越没睡意,不过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已经享受到乐趣。第四,随时随地读。阅读,对我而言,是一件非常幸福美妙的事情。我的包包里总有一本书,外出开会、拜访客人,在等候的时间,我都拿出来读上几页。第五,借书读。书非借不能读也。这个不是找朋友借,而是找图书馆。因为找图书馆借书,两三个月就要还。它能让自己有种紧迫感。有人说,上大学,两件事情最重要:一是泡图书馆;二是谈恋爱。我觉得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我觉得大学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有部电影叫《中国合伙人》,以新东方学校创业经历为原型写的,俞敏洪原型成冬青和女朋友的第一次相逢就是在图书馆,至于俞敏洪后来说电影和他个人经历出入太大,那是他自己的说法,并不影响我们对图书馆的向往。第六,读书要计划。你要给自己规定时间,一天读几页,一周读几章,一月读几本。久而久之,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这里,我还说说自己的深刻教训:世界上最厉害的东西是时间。日积月累,才有日新月异。可惜,在青春时期,我们轻狂,我们欢乐,我们肆无忌惮,以至于我们浪费了很多时间,浪费了很多感情,浪费了很多金钱。

  接下来,我还得再唠叨,说说要读什么书?刚才我介绍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书目,其实已经非常清楚地说明了,要博览群书,先博再专。建立一个知识架构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知识也都是相通的。读哲学,可以更加理性;读艺术,可以增加品位;读历史,可以胸怀宽广;读自然科学,可以增添生趣。

  有人问我,读历史,为什么可以胸怀宽广呢?你可以列举任何一件大事,如果你放在不同的时间段,它的重要性都不一样的。再大的事,放在历史长河中都是小事。如果我们把宇宙135亿年制作成了一本年历,人类及其祖先诞生、取得的所有文明都在最后那几个钟头。准确地说,“最后一天晚上11点59分46秒开始,人类有记录的所有历史,就占据了那么14秒。国王与战役、迁徙与发明、战争与爱,历史书上的每一件事,都发生在宇宙历最后的几秒。”我们再往前推两个钟头,21点45分开始,也就是35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留下了人类的足迹。所以,我们何必再为一些小事斤斤计较呢?

  (根据讲课提纲和回忆讲课内容整理)

  作者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支点》杂志副总编

  编辑:东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