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文苑仙人掌——首届全国鲁迅杂文奖单篇入围作品评介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6-11-21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杨东鲁】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1.《贪官者多好色考》,作者:苏瑗(重庆)

  评介:此文发表于2010年9月21日《重庆晚报》,后被新民网、和讯网、华夏经纬网等多家网站转发。作者借孔子“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囊括世情:“今天的腐败分子,没有刘郎才气却敢色胆包天,求田问舍‘贪绩’卓著的身后,均藏着一个或多个情妇或情郎。”继而论证:“由好为贪者必为位子、票子、女子而争。”由此发出警示:“权、钱、色运作起来依托交易,而交易完成的便是毁灭。”从而劝诫官员“做清官是大智慧”,“要当好人民公仆还得见财不贪、见色不迷”。文章借色考贪,谈古论今,论据充盈,纵横捭阖,漫话娓言,辞章考究,字若珠玉,文采飞扬,是为妙文。

 

  2.《林彪的“绞肉机”》,作者:郭振亚(河南)

  评介:此文发表于2014年第二期《杂文月刊》(原创版),后被凯迪社区网、吾喜杂志网、牛BB文章网转载,又被收入王蒙、王乾荣主编的《2014年中国最佳杂文》一书。作者从林彪的“绞肉机”引入话题,列举了我国历史上的刘邦的“亲密战友”韩信成了刘邦“绞肉机”上的牺牲品,李世民同父同母的哥哥和弟弟成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绞肉机”的牺牲品,以及明朝朱元璋的“绞肉机”及其后代万历皇帝的“绞肉机”造成的悲剧。作者指出,“绞肉机”是封建社会独裁专制的产物,其旨在呼唤民主政治。作者选材新颖,角度独特,比喻出新,艺术手法值得借鉴。

 

  3.《天大的难题》,作者:梅桑榆(安徽)

  评介:此文发表于2010年6月5日《中国经济时报》,被2011年第一期《杂文选刊》、第八期《杂文月刊》选载,获“杂文选刊杯”首届全国杂文大赛三等奖。作品重描述而少议论,以不到两千字的篇幅,揭示了前后两个30年的社会弊端,以及人们是非观、价值观的扭曲,是非美丑善恶的颠倒。这种写法,比充斥干巴枯燥的议论更可读,更有感染力。作者通过对极左社会的揭露、对金钱至上社会的揭露、对所谓“文化复兴”现象的揭露,发出肺腑之呼吁:“重建族人的道德体系,已是当务之急!”作品语言独具风格,句式精短整齐,精彩斐然,如诗如词如赋,词词珠玑,字字翡翠,是杂文中美文,是美文中檄文,是不可多得的妙文!

 

  4.《我们怎么都退化成愚劣的孩子?》,作者:朱晴方(重庆)

  评介:此文发表于2014年11月20日《重庆杂文》。作者抓住整个社会普遍忧心的道德滑坡现象,紧扣文眼“退化”统领全文,笔尖直戳道德滑坡的背脊梁。“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由近及远,借古道今,正反比较,条分缕析,娓娓道来,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道德滑坡现象予以针砭,令人信服,发人深省。在剖析原因后,作者笔锋一转,文章拔然耸峙,发出谏言呼吁:“如何来拯救日下的世风?该换一换设计思维了!……否则,不仅是我们这一代退化为愚劣的孩子,恐怕连我们的下一代再下一代再再下一代都如此退化如此愚劣,真的不敢设想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挥笔亮剑至此,杂文作家的风格和胸怀凸显。

 

  5.《董桥的玄机》,作者:欧阳滋生(江西)

  评介:此文载于2014年5月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江西文学作品双年刊》。董桥,福建晋江人,1942年生。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毕业,曾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研究多年。历任《今日世界》丛书部编辑、英国国家广播公司制作人及时事评论、《明报月刊》总编辑、《读者文摘》总编辑等职,现任《苹果日报》社长。董氏文笔雄深雅健,兼有英国散文之渊博隽永与明清小品之情趣灵动,为当代中文书写另辟蹊径,深获海峡两岸三地读者倾心喜爱。作者以董桥为题,借董桥之口揭露了当下社会病态:“董桥认为品味与精神境界有关,庸俗的商业社会把人的道德操守和文化修养都变成‘交换价值’,只认标签不认内涵。”又借董桥认为“品味应蕴含一点‘趣’的神韵”之说,讽刺知识分子嫁接于宦途的现象。作者毫不讳言,指出董桥的“趣”“较揣着‘护官符’、‘护官咒’而附庸风雅的品味高尚多了”。作品针砭了看重学历用人的时弊,并对学者围观进行暗讽,可谓春秋笔法,暗含机锋。

 

  6.《古人如何揩国家的油》,作者:王国华(广东)

  评介:此文发表于2015年2月2日《海南日报》,先后被《证券时报》《新商报》以及全景网、义博国闻网转载,获第三届中国(浙江)“鲁迅故里杯”廉政杂文大赛二等奖。作品以古喻今、借古说今。在古代,驿站、马牌、溜子、写有“肃静”二字的金字招牌,诸如“都督府”灯笼、“南京乡试”灯笼、“相府”灯笼、“通政司大堂”灯笼等官衔灯笼,都是腐败的“挡箭牌”。文章结尾极具讽刺意味也十分尖锐:“他们在乎自己的名声,但对使用官衔灯笼还是抱无所谓的态度。不过你想想,借官衔灯笼的哪个又是为了做好事?”作者告诉我们,贪腐现象古已有之,且打着官衙的牌子明目张胆地进行。可想而知,时至今日,腐败招数花样翻新,就像所谓接待需有“公函”一样。这说明,反腐倡廉任务艰巨,任重道远。借掌故,说廉政,多描述,少议论,此文可谓成功一例。

 

  7.《“鲁迅奖”之我策》,作者:方英文(陕西)

  评介:此文发表于2013年《红豆》杂志第五期,先后被《北海日报》、中国论文网、豆丁网、维普网、吾喜杂志网转载。作品幽默诙谐中不乏严肃,如:“然而70年来,鲁迅作为思想家的这一面,被恣意利用和无限放大了,差不多被扭曲成一个文化恐怖分子了。”又如:“鲁迅岂能只限于文学一地,而是我中华民族精神之所有疆域啊!”作者“戏文”,从泡脚始、尿尿末,于恣意调侃中不乏思考,诸如奖项设置问题、评委年轻化问题、获奖对象问题等。文章在讥讽之中不乏社会批判,如设立“鲁迅而已奖”,“有钱的,做官的,想方设法拉评委下水的,总之那些爱风雅、图虚名的人,应略微降格,照顾其获奖”。鲁迅先生云:“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此文正好吻合先生之观点。

 

  8.《查“四风”不妨破破“某”字讳》,作者:周明华(四川)

  评介:此文发表于2013年11月19日《四川日报》,被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等60多家网站转载,腾讯网、新浪网、网易网更是推为当天杂文评论频道头条,获四川省新闻评论一等奖。作者针对黑龙江省一份查处顶风违纪案件的通报展开议论,层层剖析,层层深入。作品首先指出找个“某”字代替的副作用:“这种柔性的通报形式,不仅难以震慑效尤者,反而在客观上形成了一种暗含‘为官者讳’的不良氛围。”接着分析根源:“不亮出‘问题官员’的尊姓大名,至少说明思想深处还有些不该有的禁区。”最后直言不讳:“不仅应及时公开这个‘某’的名字,还应将其作为一个公开解剖的负面标本,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因为,“突破‘某人’这层灰色保护圈,有助于形成强烈的震慑场,使有违纪违规官员心存戒惧,知所行止。”作者及时捕捉敏感的社会问题着笔,虽为时评风格,但不失为一篇具有很强战斗性的真杂文。

 

  (本文作者为首届全国鲁迅杂文奖评选委员会委员、评委、评选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湖北省杂文学会副会长,《湖北杂文》副主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