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评论:棒喝“帮凶”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9-03-24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陶武成】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编者按:昨天,东方乐读微信公众号推出的著名杂文家、长沙国防科技大学许家祥教授的杂文《雾霾的帮凶》一文,立即在读者中引起反响。湖北武汉学者、资深报人陶武成先生专此撰文,予以评论。本公众号今日推出,以飨读者。

 

  杂文家许家祥教授发表在杂文《雾霾的帮凶》,看似语言辛辣,疾言厉色,实则是篇难得的美文,大有鲁迅先生“投枪”“匕首”之风,读来不禁会心一笑,发自内心要同声棒喝“帮凶”!

  首先,标题言简意赅。“帮凶”二字将“雾霾”拟人化,形象贴切,引人思考——何为“帮凶”?“凶”在何处?如何“帮”法?让读者不得不在文中去寻找答案。

  其二,例证有力。文中列举几类“帮凶”的所作所为导致的所恶所害,常人也看在眼里,想在心里,然人所未能将其归类,更未能上升到“帮凶”的高度来认识。作者将其动因一针见血指出:偷换概念——只报雾不报霾;报喜不报忧——“雾霾下降100%”;干打雷不下雨——“口号治霾,会议治霾,文件治霾”……凡此种种,皆因治霾不能立竿见影显现政绩,故不愿真抓实干。经作者点化,人们才意识到确实如此。正因为如此“帮凶”,雾霾才未能有效治理。作者的分析入木三分,抨击鞭辟入里,激起了人们对“帮凶”的憎恶,发乎情非棒喝“帮凶”不可 ,这就是文章的感染力。

  其三,选材集中。作者举例紧扣主题,不枝不蔓,“神”聚而“形”不散,似有“一指禅”之真功夫。

  其四,善用修辞手法。用“帮凶”作比喻,可谓精准,且将“雾霾”这一主体拟人化、活化了,文章顿生灵动感。对“帮凶”内涵的阐释也精准,且引人深思。

  此外,语言凝练,用词得当,言之有物,既词锋犀利,又意蕴隽永,是篇神俊形美的佳作。编者慧眼识珠,刊发并推介此文,亦应点赞。

 

  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